
世界上的未解之谜之一就是
不管放在哪里
耳机线总会绕成一团
当然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被解决了
因为现在大家都用
无线耳机
然而有这样一根“线”
即使有绕成团、打结、扭转等风险
却无法被去掉
它就是连接胎儿和妈妈的重要纽带
脐带
这根脐带
虽然给胎儿提供着营养
是胎儿出生前“生的绳索”
却也可能会成为“死亡的吊索”
宝宝胎动突然变少
是“皮宝宝”变“乖宝宝”?
小林(化名)是一位二胎妈妈,因为顺产过一胎,所以在怀二胎时没有像一胎时那样事事小心翼翼。
而让她感到安心的,主要还是每次产检的一路“绿灯”。
“看来这次,宝宝也能顺利出生。”小林心想。
和往常一样,小林产检完准备离开诊室时,医生又嘱咐了她一句:“回去注意数好胎动哦。”
怀过宝宝的妈妈们都知道,数胎动是孕晚期很重要的一个日常必做事项。
通过数胎动,孕妈妈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健康。
具体方法
每天在早、中、晚饭后各数1次胎动,每次数1小时,再把这3次胎动的次数x4,就得出了12小时的胎动总数。
如12小时胎动总数<30次,或者每小时胎动计数<3次,或胎动数比平时减少50%、胎动幅度明显减弱、胎动频繁之后忽然减少均提示胎动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离下一次产检还有两天的时候,小林感觉宝宝的胎动变少了,没有之前那么活跃。
是不是宝宝变乖了?小林心想。
反正过两天就是产检了,到时候听个胎心,做个B超,估计问题不大。
孕33周各项指标都正常
产检却发现胎死宫内
2天后,小林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医院产检,然而她拿到彩超报告后,却崩溃了……
报告上明晃晃的写着“胎死宫内”四个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上一次来产检时宝宝明明还一切正常……前两天还能感受到宝宝的胎动,虽然胎动减少了……
难道,就是那时候出了问题?!
小林内心很乱,并且充满了自责、痛苦,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事实。
产科医生让小林办理了入院,为了保障孕妇安全,她腹中的死胎必须及时处理。
医生告诉小林,导致死胎的原因很多,比如:
1、感染
细菌、病毒、弓形虫和梅毒等感染,导致严重母体疾病和胎盘感染,胎儿缺氧或先天畸形引起死胎。
2、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
如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和早产等,均可导致死胎。
3、胎盘和脐带异常
包括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脐带闭塞、脐带缠绕、脐带扭转等异常。
4、胎儿疾病
如细胞遗传学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等。
另外,高龄、肥胖、吸烟、吸毒、既往死胎史和无规范产检等,都是导致死胎的危险因素。
当脐带绕圈过多
危险就出现了
经过产科医生评估,决定为小林行羊膜腔穿刺注药术引产。
1天后死胎娩出,外观无明显异常,但是脐带根部有淤血和严重的扭转。
此时,基本可以断定小林的宝宝胎死宫内的原因了——
脐带过度扭转,脐血流中断,胎儿的生命线被扼住了。
被过度扭转的脐带▽
宝宝在宫内发生脐带扭转,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理性情况。
脐带扭转的原因与胎动过多、频繁改变胎位有关,孕妈妈抽烟、饮酒、精神亢奋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诱导胎儿胎动过多。
如果同一个方向的过多胎位改变,则会导致脐带拧得跟麻花一样,甚至打成死结。
当脐带发生扭转后,轻则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迟缓,重则引起血管闭塞或血栓,胎儿可能会因为血运中断而死亡。
而会产生这样的悲剧很重要的一点是,脐带过度扭转是不容易被诊断出来的,它往往会在胎儿出现问题时才能被发现。
B超能发现绕颈,但很难发现脐带扭转。
所以当孕妈发现胎儿有胎动变少等异常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寻求产科医生帮助,以排查有无发生脐带扭转。
孕妈妈该如何预防胎死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产科主任李景平表示,产妇要预防胎死,需做到以下几点:
① 定期产检,超声监测。
② 胎动监测:
胎动异常包括胎动减少、增多或规律改变,孕妇感觉胎动异常与死胎发生率增高有关。
③ 电子胎心监护。
对于想怀二胎、三胎的孕妈妈,在再次妊娠前应:
进行孕前咨询和检查;
复习病史,重点为生育史和既往死胎可能相关的疾病史;
如有过死胎经历,评估既往死胎病因;
评估再次妊娠死胎风险;
评估再次妊娠发生产科合并症的风险;
戒烟、戒酒并停止接触或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
肥胖者在营养科医师指导下科学减肥;
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须进行遗传咨询;
再次妊娠后规范产检。
最后
再次提醒各位孕妈妈
产检无小事
每一次的检查都务必完成
每一个异常表现都可能是
宝宝发出的求救信号
宝妈应重视自己的症状
有异常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希望每位孕妈都能
健康顺利地生下小宝宝~
南科大医院产科电话
0755-25232188转6060或6090
专家介绍
产科简介
-END-
消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产科
通讯员:莫迪雄
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运营服务: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