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ANA)是对细胞核抗原具有不同特异性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它包括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不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和胞浆抗体等。
一种常见的免疫学检查结果,它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
首先抗核抗体阳性最常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核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症状。
干燥综合征: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是其常见抗体。患者常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
系统性硬化症(SSc): ANA阳性率高,且不同的ANA荧光模式有助于区分疾病亚型。例如,核仁型模式与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高,而着丝点模式则提示局限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lcSSc)。患者可出现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内脏纤维化等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部分患者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
结缔组织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抗合成酶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等等:
另外可见于以下非风湿病患者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抗核抗体阳性。
肿瘤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肺癌等,也可能出现抗核抗体阳性。
生理性因素:在老年人或部分健康人群中,也可能出现抗核抗体弱阳性,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胺等,可能诱发抗核抗体阳性。如果是药物引起,通常在停药后抗核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抗核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及其相关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分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标志之一。
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症(SSc)的标记性抗体。
SS-B/La抗体:是干燥综合征(SS)的标志性抗体之一。
抗jo-1抗体:是抗合成酶抗体之一。
抗AMA-M2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标志性抗体
抗核抗体阳性该怎么办呢
明确病因: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明确抗核抗体阳性是否与疾病相关,是否有临床意义。
针对性治疗: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抗核抗体阳性,需根据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果是药物引起,停药后可能恢复正常。
定期复查:如暂时不能明确或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抗核抗体弱阳性者,需定期复查(每半年或1年)。
发现抗核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建议及时风湿免疫科就医,无需过度担忧,医生会根据情况做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