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O",医学上是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俗称,是人体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产生的一种抗体。链球菌会产生一种名为“O”溶血素的代谢产物,这种物质具有溶血活性,能溶解红细胞。人体为了对抗这种溶血素,会产生相应的抗体ASO。
那么抗"O"升高了怎么办?门诊常常见到不少抗"O"升高的患者,有些比较紧张,有些呢比较不上心。那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去重视呢。下面详细道来。
链球菌感染:抗"O"升高最常见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
风湿热及相关疾病:抗"O"升高是风湿热的重要诊断重要指标之一,也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肌炎等
其他疾病:少数非链球菌感染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能导致抗"O"升高。
诊断价值:抗"O"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对于诊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病情监测:多次检测ASO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活动性和恢复情况。如果ASO水平逐渐下降,通常提示病情好转。
不能单独诊断:抗"O"升高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风湿热或其他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正常值范围:正常人ASO水平通常低于200 IU/ml,超过400 IU/ml时提示有链球菌感染的可能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呢?
出现一些症状比如
1.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皮肤红肿热痛)、脓疱疮(带黄色痂皮的疮疡)、坏死性筋膜炎等。
2.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3.全身性感染:如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表现为高热、低血压、多器官功能受损。
4. 其他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
治疗原则: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药物是首选,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可选择其他抗生素如头孢类、阿奇霉素、红霉素邓,有些需要根据情况可能使用长效青霉素,如苄星青霉素。
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补充营养、控制发热等
并发症管理:对于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风湿热、肾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休息与营养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有助于缓解咽喉疼痛和维持体温稳定。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可使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咽喉不适。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鼻腔分泌物等后,避免将细菌传播给他人。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