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有哪些表现,怎样改善?

王卫医生 发布于2023-08-08 10:57 阅读量866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07UW7Wo7RrSgyQu3lzoV2w


抽动症,是在儿童时期比较多发的一种精神神经障碍疾病,又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主要症状是头面部、肢体和躯干多发性不自主抽动,或者爆发性不自主发声,口作怪声或者秽语。还会伴有一些行为障碍,比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情绪不稳定这样的症状。

不自主的抽动具体的症状包括点头、摇头、皱眉、眨眼、眼睛揉搓、眼睑痉挛、耸鼻、咧嘴、仰头、扭肩、踢腿、腹部抽动这些。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好发于2-12岁之间,尤其是学龄儿童,并且以男孩多见,有些可以自行缓解,有些一直到成年还是不会好,这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非常大。


并且近些年抽动症的患病率还在逐渐上升,这个病是非常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所以家长们发现这个病之后要很重视。

孩子有“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实,肾常虚”的病理特点,所以孩子多发性抽动症还是要从这点考虑,始发于脾,并发于肝,失调于心肾肺,要应以滋肾健脾、平肝熄风、清心泻火、镇静安神及调和脏腑为主要方向。

我们中医认为抽动症属于“肝风”“慢惊风”,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或者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失调,包括心肝火旺、脾虚肝亢、脾肾不足这些症型,我们今天主要介绍下脾虚肝亢这个类型。

脾虚肝亢抽动症的主要症状,努嘴张口,全身肌肉抽动,喉中有痰,时发怪声,经久不愈,性情急躁,脾气乖戾,伴腹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难于静坐,健忘失眠,体形多瘦弱或虚胖,面黄乏力,纳少厌食,舌质淡红,苔白或腻,脉弦细。

小儿推拿


补脾经,清天河水,清肝经,捏脊

补脾经,家长的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拇指,家长的另一只手用拇指指尖从宝宝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这就是补脾经。

清天河水,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的左手部,另一只手的食、中两指面,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自下向上做直推法,是清天河水。小儿推拿中我们用清天河水来代替清心经。

清肝经,肝就是平肝,家长的一只手固定住宝宝的左手,露出宝宝的食指,家长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沿着宝宝的食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

捏脊,家长以拇指和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自龟尾开始,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向上推进到第一胸椎,称捏脊。

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扶正祛邪,清天河水清心安神,清肝经平肝清火除烦,捏脊提升人体正气,共同起平肝健脾,调节阴阳,止抽搐之效。

穴位按摩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穴位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太阳清利头目,风池镇静安神、定惊,拿虎口镇静,揉中脘、足三里补益脾胃,合谷、太冲,调节逆乱的气机。

耳穴


用王不留行籽压在耳穴的交感、肝、脾、神门、心、肾、内分泌穴上,每天用指腹按揉5-10分钟,一天2-3次。3-5天后换另一侧的耳穴,重复相同的操作。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藏神各有所主,五脏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会发生相应的精神意识活动障碍,家长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给予安慰及鼓励,避免过多的责备、责骂和压力;关注孩子内心,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脏腑调和,自然健康!

也有中医认为孩子多动症主要是因为左右大脑发育不协调,一侧大脑过度的开发,一侧大脑被堵住了发育跟不上,就会出现抽动症,堵住的位置不同而致鼻、眼、耳、口、手、足抖动,用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改善发育迟缓一侧的大脑供血,很快就会止住抽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