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科普】长期抑郁易诱发加重哪些躯体疾病?心脏病、猝死...?

戴光明医生 发布于2023-04-24 18:43 阅读量640

本文由戴光明原创




很多抑郁症患者同时患有躯体疾病,躯体疾病患者罹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抑郁症共病躯体疾病并非简单的巧合,背后存在复杂的机制,值得深入探索,以研发针对这一群体更有效的干预模式。

已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存在会升高某些特定躯体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已患有躯体疾病者则会导致症状更重。然而,很多常见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联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或因果关系不明,或研究结果存在冲突,致使结论并不确切。



研究发现,抑郁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等)之间竟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心脑血管疾病可引发抑郁,抑郁也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与心脏有密切关系的心理问题中,除焦虑外,抑郁也是很常见的。抑郁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妨碍它的恢复,甚至增加它的死亡率;而心血管病本身也可能成为抑郁发生的原因。所以这像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要小心掉进这样的“陷阱”中。



PART

01
抑郁会对心脏产生什么影响?

大家可能对“抑郁”并不陌生。抑郁对心脏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1.引起躯体性症状:你的心理上难过,身体也会难过。抑郁的心理状态会表现在心脏上,出现胸痛、胸部紧缩感、心慌等表现,但这类病人常常经过全面身体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


2.引起或加重心脏病:抑郁也可以确确实实地引起心脏问题,比如: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加重原有冠心病病情,影响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抑郁症不但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高2-3倍,而且伴有抑郁症的冠心病病人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可能性也显著升高。


所以,长期抑郁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人在情绪不佳或受到刺激时,生理会产生应激反应,交感神经易处于亢奋状态,引起冠脉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如供氧量又不足,就会诱发心血管急症。


PART

02
心脏病会引起抑郁吗?

情绪波动大的人,要比遇事冷静的人发生心血管急症的风险增大5~7倍。一组调查表明,老年人中的冠心病患者约51%存在抑郁情绪,70%存在焦虑情绪障碍,其中15%存在重度焦虑,致死性血管事件与惊恐、焦虑发作密切相关。


心脏病尤其是慢性心脏病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包括三个方面:


1.心脏病引起的应激反应:一旦发生心脏病,很多人会有死亡的恐惧,正在工作的人担心对自身职业的影响,以及周围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这些都可能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进而诱发抑郁。


2.心血管治疗药物的影响:一些心血管药物如降压药可乐定、利血平、倍他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有诱发抑郁的副作用。


3.心脏病伴发的脑血管病: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心脏病并发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发生抑郁的常见原因。


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病人约有15%到30%的人患有抑郁,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抑郁会引起病人的不适症状增加,功能损害加重,身体恢复迟缓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者会自杀。


PART

03
综合研究数据研究者的结论如下:

  • 抑郁症与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并与这些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

  •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升高及恶化显著相关,但卒中相关数据并不一致;

  • 抑郁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恶化显著相关;

  • 抑郁症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尤其是男性,并与糖尿病的恶化显著相关;

  • 抑郁症与肥胖症的发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尤其是女性;

  • 抑郁症与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及恶化显著相关;

  • 抑郁症与HIV/AIDS的患病风险升高及严重度显著相关;

  • 抑郁症与药物滥用的患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与酒精滥用及药物滥用的严重度显著相关。


结论

抑郁对共病的影响既可能来自直接的生物学机制,如炎症等,也可能来自间接的社会心理机制,如通过影响患者自我照料、寻求治疗、遵循医嘱的能力诱发或加重共病。


-end-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