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误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要特别注意!

戴光明医生 发布于2023-03-30 18:00 阅读量194

本文由戴光明原创


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大约有1000万,他们中的很多人正经受着病情反复发作的严峻挑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且精神分裂症很容易复发,在常规治疗下,患者一年的复发率为50%,五年复发率80%。

 

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不是一般高,本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就相对困难一些,若病情反复,则对患者的恢复极为不利,因此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日常护理应规避以下误区‍


1

误区一

让患者自己保管药物‍

 

患病期间,患者的自制力无法得到保证,且对于疾病的认识可能太主观,或者对治疗没有信心,导致患者对治疗不上心,不能按时服药。

 

也避免患者因情绪问题出现偏激,服用大量抗精神药物自伤。所以,所有药物应由家人专门管理并定时清点存药。


(住院部日常,患者有序排队领药)


2

误区二

从不让患者参与任何劳动‍

 

有些家属觉得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和照顾,从不让患者参与任何劳动,事事包办。然而这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并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反而可能造成病情加重。使患者症状迁延,让患者生活和思维脱离现实,社会功能得不到锻炼无法恢复,加快了精神衰退进程,进而导致病情的复发。

 

所以在恢复期间,应让患者从事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适当的锻炼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

 

(住院患者正在跳晚间操)


3

误区三

为避免刺激,限制患者的外出‍


目前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还很严重,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及逃避行为,家属们误认为让患者避开外界刺激,有利于病情稳定,这样的观念是不正确的,长期让患者与社会隔绝,将导致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精神衰退进程,并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


家属应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向周围的人们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获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下午茶时间,患者们一起交流唠嗑)

4

误区四

过于溺爱或放任不管‍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对于疾病患者,家属们通常也会抱有一种格外的“宽容”,然而这种“宽容”有时候却会阻碍他们的恢复。


对患者有求必应,对他们的行为持放纵的态度,会让患者丧失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减少自我控制力。也传递给患者自己是“特殊的”、“不同于常人”的观念,增加患者压力,对疾病恢复很不利。


照顾患者是很消耗家属的耐心的,而且由于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偏见,家属还可能要面对他人的指指点点,从而排斥或厌恶患者,更有甚者打骂患者。造成患者自我厌弃,严重者导致患者自杀或产生攻击、伤人毁物的行为。


家属应对患者关爱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心理咨询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医生提示


在患者治疗和恢复期间,他们所处的环境大多在家中,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能起到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因此,家庭护理在恢复期间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




-end-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音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