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儿在出生后,腹膜鞘状突关闭发生停顿、延迟或不完全,使鞘突管仍然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造成疝和积液发生的可能。其发生率约为0.8%-4.4%。常发生在1岁以内,男女发生率比例为3:1~10:1。
家长会无意中发现患儿腹股沟或阴囊可复性肿块,在患儿哭闹、活动时明显,休息时可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如果患儿出现哭闹不安,局部肿块变硬,触之有疼痛,甚至出现腹痛、呕吐,要警惕腹股沟斜疝嵌顿,需及时就医。
教科书上明确指出:因腹股沟斜疝容易嵌顿,腹股沟疝一经诊断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发生嵌顿疝导致严重后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限制。我科曾成功对出生7天宝宝的腹股沟斜疝进行腹腔镜手术(因腹股沟斜疝嵌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我国技术成熟,其优点为术中精索损伤小、术后切口小,另外腹腔镜可以探查到对侧内环口未闭合时同时给予预防性结扎,传统开刀手术存在对侧再发需再次手术可能。
回盲部肠管嵌顿
卵巢及子宫嵌顿
鞘突管未闭
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
腹腔镜手术伤口小
呼吁广大朋友们,若发现小孩腹股沟区或阴囊出现包块,请及时至医院咨询(儿外科咨询最佳),因为很多医院非本专业的医生建议家长3-5岁才手术。目前仍有部分医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腹股沟疝可以自愈,或建议患者观察至1岁之后,这样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临床中因嵌顿疝导致肠管坏死的情况时常发生,着实让人可惜。因对麻醉的智力影响的误解而排斥尽早手术是错误的。同时我院的麻醉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希望大家科学、及时、规范就医,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