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失眠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看完这5点你就知道了,它们的关系不简单!

彭军医生 发布于2021-12-18 15:00 阅读量210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新科医院精神心理科

一、失眠和抑郁形影不离


失眠和抑郁经常一起发生。只有15%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而多达80%的患者在入眠或保持睡眠方面有困难。


持续性失眠的患者,患抑郁的概率是睡眠正常人的3倍以上。但失眠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失眠也通常被视为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一般认为,治疗潜在的抑郁症,失眠就会消失。


新的研究显示,失眠不仅仅是一种抑郁的症状,它们也是两种相互影响的疾病。


同时治疗失眠和抑郁症,医生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和整体生活质量。


image.png


二、失眠和抑郁关系不简单


失眠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生活的乐趣,这是抑郁症的标志之一。


当人们无法入眠时,经常会感到焦虑,而焦虑会增加抑郁症的可能性。


事实上,失眠经常会在抑郁症发作之前发生,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警示,提示抑郁症的风险。


失眠和抑郁的关系远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当抑郁症患者患失眠症时,抑郁症复发的风险要比没有失眠症的患者高。因此,失眠可能会成为抑郁的诱因,但是它也有加剧抑郁的可能。


三、治疗失眠的重要性


有证据显示治疗睡眠问题可以减轻抑郁症状,甚至可以预防抑郁症复发。


在一项研究中,56名同时患有抑郁和失眠的患者,仅针对睡眠问题接受心理治疗,超过半数患者的抑郁症状也得到减轻。


另一项研究,纳入545名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研究发现服用抗抑郁药加上睡眠药物的患者,比仅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疗效更好。


同时治疗失眠症和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好,并且抑郁评分比仅接受抗抑郁药的患者显著提高。


无论失眠是否与抑郁症、慢性疼痛、癌症或者其他共存疾病相关,这两项研究都证明了治疗失眠的重要性。


image.png


四、治疗失眠的方法


失眠症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药物或认知行为疗法。


在研究中,药物已经显示可以缩短失眠患者入睡所需的时间,它们还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睡眠状态。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有效的,这种方法鼓励患者养成更好的睡眠习惯,比如在晚上固定上床休息的时间,消除卧室中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帮助人们以积极的想法(需要一点儿时间入睡是正常的)取代消极的想法(我永远都不可能入睡)。


五、各自的优缺点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研究显示:安眠药物可以通过快速发挥作用来激发更好的睡眠。但是停药时,睡眠问题经常会复发。


相比之下,与睡眠相关的认知行为疗法,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开始发挥作用(标准的疗程通常需要8-12周)。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加持久,延续时间更长。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你将学会一组技巧,终生受用。


200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特别是对于中青年患者,相比于安眠药,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更快入睡、整晚睡眠更好。


image.png


但认知行为疗法也需要患者投入大量的努力,才能得到长期回报,永久性地改善睡眠质量。


有了更好的睡眠可以提升精力,改善人生观,还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症。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