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不只是睡不着,这些情况也需要注意

彭军医生 发布于2021-08-04 15:00 阅读量5897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新科医院精神心理科

失眠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出现失眠之后人们的精神状态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睡不着觉就是失眠,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失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紊乱症状,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经历。根据统计,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达到20%-30%,中国的发病率是5%-6%左右,现目前有30%的成人都患有失眠症。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导致压力过大,对人的精神造成精神引起的现象。所以失眠不仅仅只是睡不着,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image.png


1、白天总想睡觉:有的人晚上已经按时进入睡眠,睡够时间之后第二天起床仍然频繁打哈欠想睡觉,这也可能是因为睡眠之后身体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出现的睡眠残留效应。虽然睡着了,但是没有达到睡眠的目的也属于失眠。


2、反复做梦:晚上反复做梦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思虑过度、心事比较多引起大脑活动过量,无法消停。频繁做梦也会使大脑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第二天起床后会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3、长时间不能入眠:很多人都在睡觉之前有玩手机、看电视的习惯,这个行为其实会对顺利入眠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引起大脑过度兴奋,反而使精力变得旺盛,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使大脑恢复平静,才能顺利进入睡眠,这个时间超过一到二个小时就属于入睡困难。每天晚上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进入睡眠就要引起重视。


4、睡眠时间少: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睡6~8个小时才算是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身体以及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息,影响第2天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如果睡眠的时间少于6个小时,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身体特别乏力,头部昏沉就是睡眠不足。


5、睡眠浅,容易醒:正常人的睡眠都具有规律性,当一个人正式进入浅睡眠,经过一个小时左右就会慢慢地进入深度睡眠,一般不会清醒过来。平时压力过大,心里装的事情太多导致大脑经常想事情,就会引起神经衰弱使睡眠的质量下降,睡着之后一直处于浅睡眠期,导致部分器官继续工作,容易受到声音、光线等因素的影响,清醒之后想要再次入眠就比较困难。


所以对于失眠患者来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在晚饭以后散散步,帮助消化。睡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睡前半个小时不要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卧室里最好不要放置过多的电器设备,防止大脑在休息的过程中受到干扰,影响睡眠。临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养成这些良好的睡前习惯,都可以帮助你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