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胡椒治痔疮:你确定不会“火上浇油”?

郑秋立医生 发布于2020-01-13 08:23 阅读量8378

本文转载自医脉通

痔疮“克星”黑胡椒,以暴制暴?

鲜嫩可口的五分熟牛排,淋上浓稠的黑胡椒汁,切一块细细咀嚼,满口辛香。可如果你有痔疮,第二天可能就要在卫生间里满头大汗了。胡椒、辣椒这类辛辣调料,照我们的常识是痔疮的克星,能不碰就不碰。

可是你知道吗?200多年前,医生专门把黑胡椒做成膏状药剂,给病人用来治疗痔疮,1835年的医学杂志上还列出了推荐剂量。这么反常识的“痔疮药”,真的不会火上浇油吗?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微信图片_20180822174148.jpg

《本草纲目》(1644年)中绢本设色的黑胡椒工笔画

胡椒:昔日价值连城的“补药”

今天,翠花家门口的超市货架上,也有胡椒面。可在古代,黑胡椒可是价值连城的药品。自古希腊和罗马时代起,胡椒的兄弟——辣椒就因具有“平衡体液”的功效备受珍视。公元408年,西哥特国王Alaric一世,曾收了3,000磅辣椒作为罗马人的“赎金”,放弃对罗马的进攻。

如此昂贵,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辣椒具有许多医疗功效,据1745年文本记载,辣椒能“让人身轻、改善粘液质,助消化、促进食欲、祛风、帮助打喷嚏、有助精子形成。”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微信图片_20180822174154.jpg

西方最早描绘黑胡椒的版画之一,药品畅销书(1578年)的插图

痔疮“克星”黑胡椒,以暴制暴?

17世纪有一名英国医生、药剂师约书亚·沃德(Joshua Ward,1685-1761),他今天被医学界认为是庸医的代表,因为他曾发明过一种“万灵神药”,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元素锑、钴、砷,可能导致服药者永久性肝损伤。

除了不靠谱的“神药”,沃德也发明过一种好药——安息香酊,今天广泛用于炎症治疗。此外,沃德还发明过一种“沃德膏”(Ward’s paste),这种口服的糊状药剂主要成分是黑胡椒,辅料包括土木香、茴香等。

沃德膏就是用来治痔疮的。根据1835年的记录,推荐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服用量约一颗肉豆蔻的大小。但也有一名医生记述了一个失败病例,愚蠢的病人“服用了过量沃德膏,死后发现他的结肠里全是药膏。”

而“膏状”的剂型,也很容易引起病人误解——另一个痔疮患者,“没有想到治屁股的药还要吃到胃里,结果全抹在了直肠口上。”虽然把黑胡椒抹在屁股上,滋味肯定不好受,但这个患者竟意外地……好转了。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微信图片_20180822174159.jpg

法国讽刺漫画,政治家多患有痔疮和胃病

当时达勒姆大教堂的主教托马斯·瑟罗(Thomas Thurlow),也是沃德膏的忠实拥趸,他曾饱受痔疮折磨多年,经沃德膏治疗后痊愈。后来他患上了直肠癌,排便困难伴脓血,他再次求助于沃德膏,却发现不灵了,不到一年便因癌症死亡。

尸体解剖发现,主教的直肠从肛门向上约5英寸处,有一处溃疡病灶,肿块已坚硬如软骨。他的直肠被制成了标本,至今还陈列在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亨特博物馆内。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微信图片_20180822174205.jpg

主教的直肠癌标本亨特博物馆 1791年制

又过了200多年,黑胡椒在20世纪仍被用于医药,如间歇热、疟疾及淋病。当时的药剂巨头亨利·惠康(HenryWellcome)发明的小药片(Tabloid)中,就包含胡椒碱(胡椒的结晶生物碱),推荐用于“消化不良、胃肠胀气及痔疮”。

药品巨头惠康的发明“Tabloid”,风靡街头巷尾

微信图片_20180822174209.jpg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今日胡椒碱,何能为我所用?

如今,黑胡椒除了是牛排的“美味搭档”,我们还知道,它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是“胡椒碱”(piperine)。除了黑胡椒,白胡椒、尼泊尔胡椒、新荷兰胡椒、橙黄色胡椒、假荜茇、山蒟、荜茇、大叶藓、长果荜茇、荜澄茄等植物中也含有胡椒碱。

顾名思义,胡椒碱是源自胡椒科植物的生物碱,属于桂皮酞胺类生物碱。我们能取之所用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抑郁、抗肿瘤等作用。

1.消化系统:痔疮no,胃溃疡yes                 

胡椒碱的确对消化系统有帮助,但不是直肠,而是小肠和胃。研究者发现,胡椒果实提取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胃溃疡的面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A的活性。在小鼠腹泻模型中,研究者也证实,胡椒碱可显著对抗痢疾。

2.抗肿瘤作用

针对胡椒碱抗肿瘤作用的报道已有不少。在黑色素瘤细胞模型上,胡椒碱可有效抑制NF-kappaB,c-Fos,CREB,ATF-2以及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的产生。

小鼠模型还证实,口服胡椒碱可明显降低苯并芘诱导的肺癌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可保护蛋白损伤、抑制细胞增殖。胡椒碱还可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的转移,延长小鼠存活期。

3.抗抑郁作用:辣一辣,更愉快?

抗抑郁模型的小鼠悬尾实验显示,胡椒碱可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且呈剂量相关,作用强度甚至与氟西汀相当,表明胡椒碱具有较强的抗抑郁特性。

研究者还发现,胡椒碱的抗抑郁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所介导的,大鼠脑线粒体研究发现,胡椒碱对单胺氧化酶A和B均有较好的非选择性抑制作用。

4.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肝病和衰老中的“元凶”之一,而胡椒碱则被证实,能够一直肠粘膜上致癌物诱导的过氧化产物,增加谷胱甘肽(GSH)和Na-K-ATP酶活性。

研究者给大鼠喂食高脂饮食,诱导氧化应激作用后,再给予大鼠黑胡椒和胡椒碱,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等均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说明胡椒碱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像“胡椒治痔疮”这种乌龙,在科研水平底下的古代,可以说情有可原,毕竟能想到将植物入药,已经算是人类智慧的飞跃了。

今天我们借助动物实验,又发现了胡椒这么多药理用途,未来胡椒可能“从药到食,再从食到药”,别说痔疮,就是用于抗抑郁、抗肿瘤,也不再算是什么天方夜谭。

来源:医脉通  作者:芭比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