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乳腺炎一般指产褥期乳腺炎,一般发生在初产妇第1胎分娩后,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形成、脓肿形成,发热伴有白细胞增高。
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预后好。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有以下:
a.乳头皲裂: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所致。
b.乳腺管阻塞:常见于乳头发育不良者(如乳头凹陷)、不完全吸空乳房、不规律性经常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压是其主要原因。
c.细菌入侵: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于链球菌。
d.乳汁淤积:初产妇哺乳无经验,乳汁多,不能完全排空乳汁,感染后促使急性炎症发生。
发生乳腺炎时有哪些症状?
1.淤积性乳腺炎: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发热寒战。检查乳房肿胀伴有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逐步缓解。
2.化脓性乳腺炎:产后乳汁淤积排空不及时,当细菌入侵后,乳汁仍不能排空,则可能形成化脓性乳腺炎,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表现为红肿及压痛,可按压有波动感。
发生乳腺炎时如何治疗?
1.乳腺炎早期:一般仅有乳汁淤积,患者全身症状轻,可继续哺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减轻淤积,排空乳汁后症状多能逐步缓解。
2.进展期:乳房肿胀明显或有肿块形成,伴有发热(38.5℃以上),全身症状明显。此时,需完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乳腺彩超等),并给予排空乳汁、退热、使用抗生素(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点滴),局部可用硫酸镁湿敷乳房。
3.脓肿形成:如彩超检查发现有脓肿形成,或触及波动感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
产妇如何预防乳腺炎?
1.奶水较多或者有堵奶时,需清淡饮食,减少荤菜、汤品摄入。
2.保持乳头清洁,如有乳头内陷者更应注意清洁。
3.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时要挤出或不让婴儿含乳头睡觉。
4.如有乳头破损要注意哺乳方式,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再喂。如乳头破损或皲裂明显要及时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参考,有疑问请咨询专科医生。就诊科室:甲状腺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