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膀胱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肿瘤的“根”没有突破膀胱的肌肉层,是为表浅的膀胱癌,预后大多数较好;另一类,肿瘤的“根”长的很深,长到了肌肉里面甚至突破膀胱长到膀胱周围的脂肪里面、侵犯到周围的器官,预后相对较差。后者一般要做根治性膀胱全切。那么,是不是一旦发现必须马上做膀胱全切?手术之前要不要做全身化疗?
(不同浸润深度的膀胱癌)
根治手术前的全身化疗叫新辅助化疗。关于新辅助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作用,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而新辅助化疗在膀胱癌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是在2000年以后的。
以往有研究报道,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就算马上做根治性膀胱全切,也有将近一半的人出现转移,这对于病人来说是最糟糕的。为什么?所谓根治性全切,是奔着临床治愈去的。而肿瘤一旦转移,就意味着患者由早期膀胱癌进入晚期膀胱癌,这种治愈的想法因此破灭。以往有关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证据不够有力,众说纷纭,所以,大家也不知道根治性全切前到底要不要新辅助化疗。
2005年晚期国外膀胱癌荟萃分析协作组发起了一个最大的荟萃分析,主要搞清楚新辅助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中到底有没有作用。最终得出了划时代意义的结论,那就是: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5年生存期绝对提高5个百分点。[p1] [Microsoft2] 并且,这5个百分点不因性别、临床分期、身体状况而改变。这一发现迅速将新辅助化疗推广开来。据美国癌症数据库统计,美国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比例从2003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20%,再到2018年的80%,接受程度及推广程度惊人!
(我科一例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从道理上来讲,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到底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一方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的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小的转移灶,特别对于分期偏晚的,肿瘤恶性度高一些的病人。那么根治性手术前的全身化疗有助于消灭这些潜在的病灶;另一方面,有些膀胱肿瘤体积大,或者浸润的深度较深,直接行全膀胱切除,肿瘤残存的风险高,切缘阳性率高。一旦肿瘤残存,外科医生是非常头痛的,患者本人可能面临放疗、化疗甚至免疫治疗等挽救性治疗。所以,对这部分患者为了把肿瘤切干净,也建议先做新辅助化疗。根据我们十余年来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经验,通过G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约一半多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约1/5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对绝大部分患来说,也能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与国外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我科一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辅助化疗3周期后肿瘤明显缩小)
当然,新辅助化疗并非万能,不是所有的人对化疗都敏感,极少数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有肿瘤进展转移的风险。此外,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和治疗费用的增加也是需要考虑的。
总体来说,新辅助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价值巨大。外科医生如何用好这一利器,需要结合患者整体情况及个人意愿做出综合评估。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好、没有其它的合并症、重要脏器功能良好、年龄不大,并且有良好的治疗意愿,都建议在膀胱全切前做新辅助化疗。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泌尿外科 彭衍立医生原创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