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是所有生命的基础营养素,在自然界中分为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存在于动物体内时是液态的,但是在体外或者室温条件下,就可能会凝固,比如黄油或猪油。大部分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因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则仍然呈现液态。
01
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为动物们提供漫长冬日里的能量。
单纯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察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并不相关。相反,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搭配好比例的话,两者同时摄入,可以减少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良好的脑功能同样依赖于饱和脂肪酸,因为它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更新。一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发现,稳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可能降低36%的患病风险。
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对健康并不存在过分的危害,不过,如果摄入过多的话,消耗不掉的那部分就会在体内储存下来,人也就越来越胖。
02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用于承担身体功能,主要用于身体成分的更新替换,不会囤积储备。所以,在减肥期间,我们吃进去的脂肪里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越高,减肥效果越好。
去哪里找不饱和脂肪酸呢?
当然就是各种植物和海洋动物身上了。植物方面,除了椰子和棕榈,几乎所有能榨油的植物榨出的油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除了植物油,鱼类方面,首选深海冷水鱼,如三文鱼、沙丁鱼、鳕鱼等。当然,如果这些鱼不好买到,淡水鱼、虾也可以。建议每星期至少吃两次,减肥期间可以天天吃,替代一部分自己原来吃的肉。
坚果也是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比如开心果、核桃、碧根果、松子、腰果、扁桃仁等等。用你自己的手掌量,每天吃一把刚好。但坚果富含油脂,能量很高,吃得过量也会增重。
如果总脂肪量不变,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仅可以吃得很满足,而且因为脂肪的饱腹感很好,还可以减少内脏脂肪,明显调节腹围、改善腰臀比。
但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酸遇热不稳定,非常容易氧化,有两点需要引起你的关注:
(一) 生产的过程
在购买植物油和添加植物油的食品时,看见"精炼"两个字,一定要谨慎。精炼植物油的过程涉及高温或化学品,又必须经过除臭处理,不仅不饱和脂肪酸没了,还会残留一大堆化学物。最好的油脂都是物理压榨,只有这样才最接近天然,才可以帮助你减肥。
(二) 烹饪的过程
中式烹饪惯用煎、炸、炒,高温会对植物油的成分造成破坏。所以,炒菜的话,油温不要太高,别等油冒烟了才把菜下锅,凉拌是最好的。如果特别想吃一次爆炒、油煎,可以使用少量黄油、猪油。别担心,黄油中只有60%的饱和脂肪酸,其余都是不饱和脂肪酸。
最要不得的烹饪方式是拿不稳定的植物油煎炸精制碳水化合物,比如麻团、糍粑、油条等,常吃这样做出来的食物,会明显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
03
反式脂肪酸
除了不饱和脂肪酸,天然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也可以吃一些,坚决不能吃的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
一旦吃进去的是反式脂肪酸,会产生三个让你难以承受的恶性结果:第一,反式脂肪酸进入身体后,特别容易黏附在血管上,这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50%;第二,反式脂肪酸会形成内脏脂肪,增加腹部肥胖;第三,因为反式脂肪酸是人造的,我们的身体没有为它准备代谢的全套方案,无论怎么运动和少吃,它依然会长时间堆积在你的体内。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全球食品行业需要在未来5年内消灭反式脂肪酸的添加。但截至目前,为了追求口感,延长保质期,反式脂肪酸还是经常出现在蛋糕、面包、饼干、冰淇淋、油炸食物等加工食品里。
怎么才能避开反式脂肪酸呢?还是老办法﹣﹣看食品标签。食品标签的脂肪那一栏,会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如果不是零,就别吃了。如果是零,也不意味着里面一点反式脂肪酸都不含﹣﹣每100克产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的话,国家规定可以标注为0。
我建议你,在减肥期间对食物的要求可以更严格一点。即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标注为0,只要配料清单里出现了下列名单中的某个名字(植物奶油、代可可脂、起酥油、植脂末、人造黄油、氢化棕榈油、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物性酥油、人造酥油、植物黄油、氢化菜油),这种食物你就最好绕着走。
参考文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冯雪科学减肥法》。
下期分享:《科学减肥之五 | 一日三餐如何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