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前陈老先生不幸被帕金森病所侵扰,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乐观,始终紧密遵循医嘱,药物治疗成效显著,病情得以良好控制。然而,近半年来,一个名为“冻结步态”的难题悄然浮现,悄然间给他的日常生活笼上了一层阴影。每当穿梭于狭窄的门框之间,或是启动、转弯时陈老先生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他的双脚似乎被无形的枷锁束缚,任凭内心如何焦急呼唤,也无法挣脱束缚,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这种突如其来的僵硬,如同时间在他脚下凝固,让每一步前行都变得异常艰难。尤为刻骨铭心的是一次过马路的经历,那日阳光正好,他如常通过路口时,绿灯的倒计时却如同警钟,声声催促。正当他准备加速通过这安全的通道时,病魔却在他最需灵活之时,残忍地让他的双足紧锁地面,任凭外界如何喧嚣,都无法撼动分毫。那一刻,恐惧与无助交织。幸运的是,一位交警察觉到了他的困境,以温暖而有力的双手,将他引领至安全地带。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不仅让陈老先生心有余悸,更激发了他对克服“冻结步态”难题的深切渴望与坚定信念。
在帕金森专科复诊时,医生告诉他这是帕金森病中晚期常见的一种症状,被称为“冻结步态”。冻结步态被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或明显减少”。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起步行走或转弯时,出现双脚像“粘”在地上无法动弹的现象,或者行走时感觉自己的脚像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冻结步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者认为其与额叶皮质受损、基底节-脑干环路异常、皮质基底节环路异常以及感知过程受损等因素有关。 医生针对陈老先生的病情,精心调整了治疗方案,并悉心传授给他一系列“解冻”技巧。
一、日常行走训练
1. 确定目标,稳定情绪:在行走前,先确定要去的目标,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有助于减少因紧张或焦虑而诱发的冻结步态。
2. 目视前方,迈步向前:行走时目视前方,不要盯着地面看,以免因视线问题导致步态不稳。第一步可以略抬高,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3. 正确步态:行走时先脚跟着地,再脚尖着地,重心移到一侧脚上之后再迈下一步。同时,双臂尽量随之摆动,以维持身体平衡。
4. 避免拥挤和障碍物:在人少的地方行走,遇到障碍物需提前变向,以免临近时变向导致跌倒。
5. 使用辅助工具:步态不稳的患者可以采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避免跌倒,保证安全。
二、特定训练技巧
1. 视觉提示训练:
横线法:在家中宽敞的客厅或公园等地方,每间隔50-60厘米画一条鲜明的横线或利用地砖的长度作为视觉提示,让患者每一步都踩在一条横线上或地砖上,以加大步距,减少冻结步态的发生。
物体法:使用拐杖、报纸或绳子等作为视觉提示,鼓励患者抬腿跨过去,以克服步态冻结。
2. 听觉提示训练:
使用有节奏的音乐或节拍器作为听觉提示,让患者随音乐或节拍走路,这有助于调整步态节奏,减少冻结步态。
3. 感觉提示训练:
通过外界或携带式传感器为患者提供节律性听觉、视觉、触觉或精神刺激,以弥补本体感觉缺陷,如节奏感强的音乐、节拍器等。
1. 跳舞:华尔兹等舞蹈的动作会鼓励患者在各个方向上一步一步移动,这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侧面移步的能力,同时建立一个内在机体的节奏,减少冻结步态。
2. 自行车训练:通过自行车训练改变方向、频率和间隔,有助于提高力量和运动功能,从而减少冻结步态。
3. 放松训练:在安静且灯光偏暗的地点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冻结步态的发生。
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锻炼时都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持之以恒: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3. 专业指导:最好在家人或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以确保锻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问题。然而,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在进行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