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常见误区及居家管控注意事项

刘佳丽医生 发布于2024-06-29 11:07 阅读量316

本文由刘佳丽原创

“我整夜睡不着,患病十年没睡过一个整觉,咽不下食物和水,我只想早点结束生命……”帕金森病患者该如何居家管控?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手抖,或者将它和老年痴呆症混为一谈,对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知之甚少,甚至很多家属经常抱怨帕金森病人情绪阴晴不定,整天疑神疑鬼……殊不知那也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帕金森病人的故事案例还有关于帕金森病的常见误区,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不再谈“帕”变色,在文章的最后还有帕金森病的居家管控方法,帮助帕金森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先来看看三个故事案例,带你看看帕金森病截然不同的一面。

一、故事案例

A小姐的故事:

说起她的患病过程,可以追溯到2013年,那年她才17岁,首先出现的是睡不好,经常做梦,还有严重的便秘,后面去医院也没查出所以然,就这样不了了之;直到第二年春节后,她发现自己手抖,尤其是在思考或者安静时抖动厉害;过了大概半年后她发觉走路容易疲惫、乏力,从此开启了她的抗帕之路。今年25岁的她刚刚组建了一个美好的家庭,好几次来复诊时候总是笑脸盈盈,和我们诉说她美好的新生活,可谁知仅仅过了半年不到的婚姻还是破裂了。老公总是把生病后敏感多疑的她当成怪物,并不体谅生病的她,俩人在矛盾爆发中决定结束婚姻。她问我“会不会我没得帕金森病这段感情就不会结束了?”

短暂的婚姻如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已经凋谢!好在她家人非常爱她,父母和妹妹经常轮流来陪她看病,但她谈到父母或是妹妹,幸福感就在她身上油然而生,那种不自觉的幸福和骄傲,让人心生羡慕。

B先生的故事:

我常常恨自己,为什么会得这样的怪病。今年我才27岁,在我最帅气的年龄,我成为别人眼里的“怪物”走路磕磕绊绊,一天摔跤2次,摔得全身淤青,整夜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又被疼醒。情绪失控动不动落泪,家人责备我又在无理取闹,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总是忍不住经常偷偷落泪,因为身体失控,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想动动不了,我心理很苦恼……

C先生的故事:

对比其他患者来看病总有陪同的情况,最近两年独自来看病的他总显得有点孤单。我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他是我门诊里十年的老患者,

年轻时候的他是某公司高级工程师,还出过国,原本性格幽默风趣的他总是有很多朋友。可这两年,老伴的离去,和睡眠障碍加重,幻觉严重使得他情绪非常暴躁,加上经常流口水,讲话声音变小,走路摇摇晃晃没有往日的神气,使得一向热爱社交的他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性格也愈发固执。有的时候他竟然问我“医生我活得好痛苦,患病十年没睡过一个整觉,喝水经常呛到,食物吞不下去,有没有办法能安乐死?”

通过以上故事案例,大家应该能了解到相比于运动障碍,非运动障碍比如:焦虑、抑郁、失眠,便秘等也是非常需要病人和家属重视的,生活上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关心,另外防止跌倒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再给大家讲讲大家对帕金森病认识的常见误区,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误区呢?

二、常见误区

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帕金森?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帕金森是一种专属老年人的疾病,虽然高龄是帕金森病的一大危险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绝对安全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帕金森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遗传因素,有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家庭,子女更容易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被诊断为帕金森。除此之外,帕金森病也多见于病毒性脑炎、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或服用药物所致。

3、帕金森病只影响运动功能?

通过上述故事案例分享,你应该也知道帕金森病不只存在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还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4、帕金森病是不治之症?

不用谈“帕”变色,帕金森病不是不治之症,也不会直接危害生命,并且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早期和中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可以借助脑深部电刺激术(简称脑起搏器)辅助治疗。

5、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对症治疗,可以增加神经递质传递功能,改善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生服药,症状改善只代表病情控制,而不是疾病已经治愈,擅自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症状恶化或严重副作用。所以,小编再次提醒大家,要听从医嘱服药哦,切勿擅自减停药物。

6、药用多一点,运动症状就会改善多一点

自己调药量是很多患者经常做的事情,但这是非常忌讳的!由于服药后,患者的运动症状改善不少,很多人就以为多吃几片药,自己活动就更自如。但实际上多服用药物往往会产生一些药物副作用,比如异动(身体不受控制扭动),从而导致走路平衡功能不稳等问题的产生,因此,大家还是要谨遵医嘱服药。

7、帕金森病没必要手术?

帕金森病到了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用量,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往往不理想,或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此时应考虑用外科手术作为补充治疗。脑起搏器配合药物可以大大地改善了中晚期帕金森病人的震颤、僵硬以及运动迟缓等症状,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出现疑似帕金森病的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到神经内科就诊,帕金森病应早诊断、早治疗,越早治疗,获益越大,延缓病情进展。

四、医生的居家管控建议

饮食护理:

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因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减少,加上肠胃蠕动变慢,容易便秘,可以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小米粥、瘦肉粥、西红柿、柑橘等,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此外,对于中晚期患者,由于吞咽功能下降,患者往往出现呛咳等问题,饮食应尽量以糊状为主。

心理护理:

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孤独、烦躁、焦虑、自卑、甚至厌世等心情。家人应多鼓励病人,多给予关心和体贴,换位思考,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细心解释病因、发病过程、转归,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对抗疾病,如果情绪障碍较为严重,可以听从遗嘱考虑口服一些抗焦虑药来缓解症状。

运动护理:

在安全情况下,早期可以进行快速走步、打羽毛球、慢跑等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中期患者可以下象棋、打太极等轻柔运动,以还可以到康复医院进行平衡能力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训练,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在家人帮助下进行被动康复活动。对于卧床患者,家人可以帮助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这包括轻轻活动患者的四肢、关节等。

衣物选择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和动作不协调的症状,所以穿衣应以舒适便于穿脱为首要原则,尽量选择扣子少的或有拉链设计的衣服,避免复杂的细节设计,方便患者自行穿脱衣物。鞋子应选择防滑性较好的,避免系带鞋的。

家具选择

为患者准备平直靠背且带有扶手的椅子,有助于患者在站起和坐下时保持稳定,尽量避免坐沙发等柔软不利于起立的凳子。家具的边缘应量光滑,避免尖锐的边角,防止跌倒磕碰受伤。

地面处理

保持地面平整、干燥,避免潮湿打滑摔伤。有条件的话可以铺设地毯以增加摩擦力,降低患者摔倒的风险。

卫生间设施

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便于患者站立和坐下,避免滑倒和摔倒。同时,保持卫生间干燥、通风。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希望大家能对帕金森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相关症状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