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便秘、睡觉多梦、情绪不稳定可能是患上“不死癌症”约300w国人无法治愈……正确识别帕金森病
你可能对帕金森病不太了解,但你应该经历过“鬼压床”有意识却无法控制身体的情况,想动动不了,失去对身体的掌控能力,这就是帕金森病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
想要喝水喝不了,吞不下;
想写字,手不听指挥;
想走路脚像粘住了地面,迈不开腿;
想笑笑不出,表情僵硬……
很多人对帕金森病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会手脚抖动,但实际上帕金森病往往还会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嗅觉减退、认知障碍、感觉异常、尿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成为中老年的“第三杀手”,且无法根治,前驱期没有明显的运动症状,看不出手抖脚抖,只有便秘、睡眠不好、情绪低落等不易被被重视的非运动症状,而当出现手抖等运动症状时候,帕金森病往往已经潜伏了很多年,脑子里的黑质神经元已经凋亡60%以上了。
一、 帕金森离我们并不遥远
口腔癌可能是槟榔嚼多了,肺癌可能是抽烟多了,而帕金森最可怕的在于:你什么都没做,可能也会患上。
据统计目前已经影响全世界超过1000万人,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就高达1.7%,预计2030年患病人数高达500万例,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其中,不仅仅老年人中招,成年人、青少年也有中招。
二、为何会得帕金森病?
由于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衰老,导致脑部黑质区域多巴胺分泌的减少造成的。
而多巴胺是大脑指令的传伞兵,它参与调节人体的情绪、运动和生理功能,也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等,多巴胺的减少导致患者肌张力增加,进而出现动作迟缓、步态异常等现象。好比如一个泉眼出水少了,原本周围植物茂密,现在慢慢枯萎、干涸掉。
三、帕金森病这么可怕,如何预防?
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有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例如有帕金森病家族史、长期接触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人群,可以警惕早期症状,比如静止时手抖、脚抖,嗅觉减退,活动困难,睡眠障碍,便秘,脾气变差等,建议赶快去神经内科就诊,争取在发病最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因为疾病早期进展速度比晚期更快,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四、帕金森病表现不只是抖!
帕金森病除了会造成四肢僵硬、走路不灵活,手抖脚抖,易摔跤等情况外,多数也伴有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等非运动方面的症状,比如想笑不出来,仿佛戴上了面具,整天板着臭脸;经常流口水、吞不下食物,讲话讲不清楚,声音越来越小;睡觉总讲梦话,还无意识拳打脚踢伤到床伴,产生幻觉,情绪总是低落,抑郁,焦虑等等……
五、治疗方式
虽然帕金森病非常可怕,但好在可以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发展,此外,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式较多,如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原理是靠增加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复方左旋多巴(如多巴丝肼、卡比双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标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要听从医嘱服药,随意减停药物不利于控制病情。
2、手术治疗
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治疗过了“蜜月期”,治疗效果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药物副作用或异动症时,可以寻求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手术就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又称“脑起搏器手术”主要将电极植入到脑内神经核团,并且在胸部皮下埋藏一个脉冲发射器,脉冲发射器发出的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到脑内的电极,作用于脑内神经异常兴奋的神经核团,用于抑制不正常的神经放电来起到消除症状的目的。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手术虽然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症状,但并不能根治疾病;术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但可减少剂量,同时需对患者进行优化程控,适时调整刺激参数。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
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
平衡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姿势和平衡,减少跌倒的风险。
步态训练:通过特定的步态练习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
帕金森病情发展隐匿并且复杂,治疗时应需遵循“个体化”诊疗原则,跟随疾病症状变化适时调整,所以定期复查,发现身体不适随时就诊很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