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前和怀孕后常见的口腔问题,和宝宝怎么护理牙齿呢?

潘微医生 发布于2021-11-14 17:04 阅读量1329

本文由潘微原创

f83e75ecd35d48179d2b0a160918a64b.jpg


怀孕会引起生理上一系列的变化,内分泌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会使孕妇容易患各种口腔疾病。


下面几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经常困扰着准妈妈,如果发现有这些问题,需及时检查治疗。


1461823700593.jpg


️牙周炎


女性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很高,会影响口腔环境,平时口腔内轻度炎症可能在孕期发展成重度,“潜伏”的一些小问题也可能表现出来。


在这个时期,很多准妈妈担心用药会影响宝宝健康,无论牙齿再痛也不治疗,最后导致口腔疾病严重化。


如果牙周炎不及时治疗,会破坏牙周骨组织,引起牙齿松动脱落。中、重度的牙周炎,还会导致孕妇生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率增加。


其实孕妇有口腔疾病不用太紧张,不用害怕看医生。一般医生会考虑孕妇体质给予对应的治疗。怀孕4-7个月属相对安全期,孕妇在这段时间接受适当的口腔治疗,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孕期牙龈炎


怀孕本身不会引起牙龈炎,但怀孕期间随着雌激素及助孕酮增加,牙龈中的微小血管会扩张、扭曲甚至循环滞留,使牙龈对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发生感染。


另外,这种荷尔蒙增加会破坏牙龈肥大细胞放出组织胺,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牙龈出现相应的炎症症状。

在未怀孕前,一些轻微刺激源(如少数的牙菌斑)都不会引起明显的口腔不适症状,但是怀孕后就会出现牙龈发炎、肿胀等现象。


通常离怀孕末期第2-3个月时,牙龈炎开始加重,在怀孕第8个月时,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怀孕前应及早将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


5e9603d954154f95b871c982fbe95512.jpeg


️蛀牙


一般人认为“怀孕一定会蛀牙”,即使蛀牙也不管它——这是个错误观念,怀孕不一定会蛀牙。由于孕妇生理及生活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又疏忽口腔保健,才容易蛀牙。


有些准妈妈孕反应比较激烈,一刷牙就会吐,从而停止刷牙,导致胃酸滞留口中,加上平时又喜欢吃酸性食物,使口腔中的唾液PH值明显降低,这也容易造成孕妇蛀牙。


️急性根尖周炎


有些准妈妈怀孕前就有龋齿,因为神经坏死,也没出现疼痛症状,所以往往没有引起注意。怀孕后随着生理上的改变,就可能爆发急性牙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牙周囊肿等问题。


因此,专家提醒准备怀孕的妇女,如果有患牙应该早治疗‼️


提醒大家:怀孕前应做口腔检查,及时去除口腔隐患。准妈妈们平时也要做好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就能及时接受治疗。️


#宝宝牙齿保护计划 


很多新手的妈妈,会以为宝宝在长了牙齿之后才需要口腔清洁!其实在宝宝出生后,在42天检查后就需要开始进行口腔清洁了。


0-6个月没有牙,宝宝喝完奶后的一个小时后就得进行口腔清洁。用棉签蘸上温开水,由口腔的两颊开始,对牙龈里外及舌苔等地方轻轻擦拭,每擦完一个部位最好是更换一根棉签,除了用常用的棉签,也可以用婴儿专用的纱布牙刷来进行清洁。



6个月后长出第一颗乳牙,这时就要开始正常刷牙了,没有月龄的分别,通通要刷牙,只有牙刷才能有效的清除牙菌斑,对婴儿最好是选用适合大小的软毛牙刷,早晚各一次。牙膏选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是可以降低50%龋齿的发生。有一点必须切记,含氟牙膏在小孩六岁以前是不能用的,怕小孩子太小会误吞。


牙膏的剂量也是有考究的,0到3岁用米粒大小的牙膏量即可,3-6岁则用豌豆大小的量,最初由家长手持牙刷为宝宝刷牙,再慢慢让宝宝自主刷牙,这样的监督和帮忙需要坚持到7岁哦~  



宝宝睡觉是不能含着奶嘴睡的,会限制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造成奶瓶龋,宝宝在一岁前要看一次牙医,之后3-6个月定期到口腔医院检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