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注意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内在的自我逐渐发展,需要自我的空间,不想被打扰。自我空间是让自我感受安全、处理情绪问题深度思考的地方。有了自我的空间的人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没有自我空间的人,他们没有得到尊重,也不会尊重别人,也往往没有安全感。
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擅自进入孩子的房间,翻看他们的日记。他们受到尊重,就能学会了尊重别人。
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自主,不想被控制。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思维逻辑,所以会坚持他们自己的意见,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的表达。
家长要允许他们表达,他们正常表达,心理才不会压抑,有了表达,释放了压力与情绪,才会有好的心态。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家长此时要相信他们,多鼓励他们。
家长相信他们,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他们受到鼓励和认同,才会更有自信。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还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管理不住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就需要机会学习和锻炼,他们通过经历的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锻炼和学习管理自己。
所以在他们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情绪有些波动的时候,家长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给一些机会让他们锻炼和成长。
父母
给孩子讲他们已经明白的道理,他们会感觉烦躁,不愿意听那些他们已经明白的道理,家长说的越多,孩子越不会听,因为这些道理让孩子感觉的是家长无视他们的能力,忽略了他们的成长。
如果家长不断的说教,不停下来唠叨就是不相信他们,不尊重他们;家长讲的次数少了是不理解他们,会厌烦,多了会感觉是侮辱他们的智商,他们会愤怒。
愤怒状态下的孩子,他们情绪的波动常常引起身体感觉的不适,他们会关注并释放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此时不会去处理父母传递的信息,大多孩子会反其道而行之。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降低自己的愤怒与不适感。他们希望得到肯定的时候,如果一直没有得到肯定,他们会愤怒,会不听父母的话。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思考的逻辑与方式,他们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家长讲道理,反而感觉关系越搞越僵,孩子反着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