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椎管内外交通性肿瘤常见种类:
性质——良性居多,恶性占比小、且多为转移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占比最高,其次为神经纤维瘤、脊膜瘤、节细胞神经瘤,其它少见的类型如脂肪瘤、血管瘤等!
2.症状和影像学:椎管内外交通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沿神经根走行和分布的疼痛等根性刺激症状,如颈肩部、胸腰部、下肢的症状;部分压迫脊髓合并运动或者感觉障碍(如下肢肌力减退、大小便异常、肢体麻木等)。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肿瘤通过椎间孔在椎管内外生长,呈哑铃状,该处椎间孔扩大。
3.治疗: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全切率可达98%以上。如果肿瘤破坏脊椎附件严重,可能导致局部不稳定,需要行脊柱稳固手术。然而,根据肿瘤生长特点、神经解剖知识及娴熟显微手术技术等,有可能会避免切除肿瘤后对脊椎造成不稳定。
4.手术依据其切除范围决定是否重建稳定性!Asazuma等"提出著名的Tovama分型,将椎管内外沟通瘤分为硬脊膜内型 硬脊膜外椎间孔内外型、硬脊膜内椎间孔内外型、硬脊膜外椎体内型、硬脊膜外椎板间型和多方向生长型。经典的手术人路为单纯后正中入路 当肿瘤受限于椎管内或是位于椎间孔处离中线不超过4cm时,采用单纯后正中入路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而对于椎间孔外型、椎体内型或多方向生长型肿瘤,术中牵拉不足常致使手术难度增大,且易引起受累节段神经根和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