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如何看待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付来华医生 发布于2021-12-03 18:28 阅读量897

本文由付来华原创

       一位青年“相声名家”的“逗语”:“一好哥们,癌症最晚期,没治了!”。的确,恶性肿瘤一旦转移就是晚期,骨转移在过去被认为晚的不能再晚了,已经丧失治疗的意义!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精准放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的应用,晚期癌症的生存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因此,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每位患者和家属的治疗目标和意愿!

       在骨转移中,脊柱是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约 30%~ 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据报道,脊柱原发肿瘤与脊柱转移瘤的比例为1:9 ,颈:胸:腰骶转移比例大约2:7:1。脊柱转移带来最大的危害—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5%-10%)与神经根的压迫、脊柱不稳等,严重者可致截瘫,生活质量极度下降、危及生命!其中 5%~ 10%的患者会发生脊髓压迫[3-4]。

       对于脊柱转移瘤治疗的选择比较多,放疗、化疗、微创+放疗、分离手术+SBRT、en-bloc切除、姑息性手术、全椎体切除、矢状切除等!因此、外科治疗是脊柱转移瘤治疗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的手段,而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重建脊柱稳定 性、改善神经功能、控制局部肿瘤病灶,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为患者接受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其 他治疗手段提供条件,甚至延长生命,这也是我们中国的脊柱转移瘤学组的专家共识。

       手术时机的选择:患者全身状态评估(也就是专科医生讲的预计生存期评估其中的一个因素)、原发肿瘤前期的治疗反应、或者骨转移初次就诊(病理和内科可评价)、多学科评估(包括专科医生的量化评分)!

       是否再活检?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肿瘤原发灶不明等诊断存疑者,建议行病灶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1 级推荐)。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就诊时全身多发 转移者,可不行活检;对于原发灶已有效控制 5 年以 上,条件允许者应行活检。

       手术方式一.  分离手术+放疗/姑息性手术:对于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存在脊柱不稳或病理性骨折风险,但可耐受手术切除、责任椎 体明确、预期生存期>3 个月的患者可行分离手术; 分离手术需行可靠地重建以恢复脊柱稳定性;分离 手术后必须配合立体定向放疗对脊柱转移瘤病灶 进行控制。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成功的标准: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或维持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患者超过预期生存时间,肿瘤局部控制获益等。分离手术通过对脊髓环形减压扩大肿瘤与硬膜的间隙,重建脊柱稳定性,为进一步放疗提供条件和时间,并减少放疗引起的脊髓损伤。脊柱转移瘤完全瘫痪 超过 48 h 的患者可能在脊髓直接减压术后也不能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分离手术后必须配合立体定向放疗,分离手术联合放疗较单纯放 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缓解疼痛。

      手术方式二.     对于脊柱转移瘤,常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射频消融 、选择性动脉栓塞 、微波治疗 、腔镜治疗等。射频消融主要用于缓解癌性疼痛,常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 ty,PVP)和 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percutaneous ky⁃ phoplasty,PKP)联 合 应 用 ,但 对 伴 有 椎 体 后 壁 破 损 及椎弓根累及的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对于血供丰 富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可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 疗;小切口或通道下单纯微波治疗仅适用于局限于 间室内的脊柱转移瘤。

       手术方式三.  对于无重要脏器转移,出现胸、腰椎单节段转 移,肿瘤原发灶控制良好,且预期生存期较长的患者,在外科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可考虑行全脊椎切除;全脊椎切除建议行前方椎体重建以及后方固 定;对于病灶边界外 en bloc 切除难以完成的患者, 可行肿瘤分块切除。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作者简介:付来华、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骨科;周二、周四门诊(骨转移瘤病例就诊时长10-20分钟/例患者,若有特殊需求,骨转移瘤患者也可预约多学科门诊就诊—包括放疗、骨科、内科等多科室专家)!       

      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工作近20年,独立完成复杂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数百例,擅长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肉瘤的手术及综合诊治、四肢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四肢及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常委;深莞惠骨肿瘤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骨软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放化疗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2018、2020年连续三届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软组织肿瘤学组委员兼秘书;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恶性黑色素瘤学组委员!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