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那些被定义为在社会上会「混不开」的一类人

黄学军医生 发布于2024-03-17 14:50 阅读量403

本文由黄学军原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体会:

在人多的聚会或是热闹的活动上,你总会选择默默地待在有着熟人的角落里。


对于互动话题,从不主动参与,惯爱逃避对视的眼神,不喜欢聊天,也不喜欢别人与你太亲近,没有存在感......


不错,这就是社恐者!一群被视为在社会上「混不开」的一类人。


虽然很渺小,但也期待被关心,被呵护。



社恐,全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也被称为“社交焦虑症”。指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产生强烈的害怕或焦虑,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是一种焦虑型心理障碍。


这两天看脱口秀大会,被鸟鸟的这段关于社恐的发言,深深震撼到,简直说出了每个社恐人的心声。她说:由于我性格比较内向,所以我常常没有存在感,我这样的人,也很难谈恋爱,因为,我不敢看他的眼睛。 


鸟鸟脱口秀部分语录


社恐的人,同时也是敏感、自卑的人,他们害怕对视,就像我一样。


上初中那会儿,我是一名插班生,因为口音和旁人都不同,就这样被视为「爱装的人」


在班上没有朋友,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久而久之,语言系统退化了,尤其是面对班上受欢迎的人,与他们对话,我总是小心翼翼,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说话也不敢大声,怕说错话,把他们惹不高兴,让全班都讨厌我(虽然已经没有朋友了)


可就是这样,越谨小慎微地活着,越让别人觉得我没脾气、好欺负。


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我多想和大家一样,放肆地大笑,可是我不敢,也笑不出来。


看着别人都有朋友,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特例,直到看到李巍的故事。


李巍,暨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40岁,自毕业后,一直创业,没打过一天工,原因社恐,后因创业失败,从事自媒体,因“要死不活”的授课方式爆火。


这个被大众认为:会在社会上「混不开」的一类人终于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蛰伏二十多年,终于“开花”了。他说:“虽然40岁才发现自己的擅长,但我未来有足够的时间努力做下去。”


李巍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发光的时间很晚,但还是亮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虑,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因为被敌对而产生的社交恐惧,但其实还是害怕孤单,需要朋友,想让别人看见、听见自己的,那你社恐的情况就需要被改变。


因为,社恐产生的感觉已经不是让你“舒服”而是“痛苦”了。那么此刻,它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就是需要被看见和治疗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