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到底是什么,你真的了解神经衰弱吗?

黄学军医生 发布于2023-10-13 17:52 阅读量281

本文由黄学军原创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但是,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我们时常晚上不睡觉,早上起来又头晕脑胀,整天昏昏沉沉,这时就会称自己是神经衰弱了。那么“神经衰弱”到底是什么,你真的了解神经衰弱吗?


什么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在中国属于神经症的诊断之一。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



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其实,神经衰弱是和焦虑症、抑郁症一样,我国诊断标准中把神经衰弱归于了神经症性障碍的一种。据统计,神经衰弱约占内科门诊人数的10%,占神经精神科门诊人数的4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神经衰弱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易患神经衰弱的人群有哪些?


1、熬夜党。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导致做事无精打采,精力无法高度集中,长期以往,就容易造成神经衰弱。


2、强迫症。这类人经常过分地要求自己,要求完美无瑕,不允许一点瑕疵的出现,精力过度消耗,也容易患上神经衰弱。


3、自卑性格的人。由于缺乏自信,做事没有主见,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无法释怀,过度敏感,影响睡眠,导致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具体表现 

在临床中一般神经衰弱常见症状会有乏力和容易疲劳出现,也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记忆不佳、常忘事,不管是进行脑力活动或体力活动,稍久既感到疲乏。对刺激过度敏感,比如声音、光线刺激或细微的躯体不适特别敏感。


还会出现以下表现:


● 情感症状:

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相关,会感觉到困难重重,难以应对。也会出现焦虑或者抑郁,但不是此病的主导病症。


● 兴奋症状:

会感到精神兴奋,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不是指向性思维非常活跃,常常因困难控制不住而感到痛苦饥饿不快,不会增多语言与运动,有时也会对声光很敏感。


● 肌肉紧张性疼痛:

比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也会存在睡眠障碍,比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觉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还有一些其他生理心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是月经紊乱等。



面对神经衰弱我们应该怎么做?


1、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包括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避免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增大心理压力,放宽心胸,不要杞人忧天。


2、培养开朗的性格。注重改善自己的性格,如果本身性格孤僻、胆怯、敏感、多疑的人,建议反方向改变一下自己,每天给自己一个冒险的理由,多点与人沟通,培养对别人的信任感。


3、提倡顾全大局。要时刻提醒自己,遇到事情要从大事着想,如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理解,体谅万岁,这样做就可以很好地防止人际关系紧张;在处理家庭、同事、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时候,也应该向这方面发展。


4、自我调节。对待工作,应张弛有度,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劳逸结合,不要紧张过度。


5、求助。如果自我调节不好,在心理方面过不了关,或者出现疾病征兆的时候,应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咨询、疏导等治疗,切忌病乱投医,避免加重病情!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