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别让抑郁,焦虑拖垮了你

廖东彦医生 发布于2020-02-22 11:18 阅读量6223

本文由廖东彦原创

前段时间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很焦虑,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有没有办法帮我快速清除负面感受?

感觉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真的很讨厌。“

也许有很多人都像这位朋友一样,对那些令人不愉悦的负面的情绪强烈抵触。

但负面情绪真的毫无价值吗?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00222110841.gif

你了解你的负面情绪吗?

说到负面情绪,我们脑中可能1会立刻蹦出一些常见的:悲伤,愤怒,厌恶,尴尬……

之所以会把它们定义为“负面”,是因为这一类情绪体验往往是不积极的,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不过,虽然我们对负面情绪本身并不陌生,但对于它们的了解却往往并不多。

1. 感受到多种情绪的人比只有正面情绪的人健康

生活的本质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事情,也有消极的时刻。

因此,完全没有负面情绪往往是不现实的,而如果有人说自己只会开心,从不伤心、沮丧,那么他们其实也是无意识地压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由于情绪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它们的影响也不会消失。

甚至,回避感受这些情绪会使它们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伤害。

研究指出,从健康角度出发,比起一味地“开心”,更重要的是情绪的多样性。

能感受到更多种类情绪的人比那些只是感受到很多正面情绪的人更健康,也更少被诊断出抑郁。

2.负面情绪触发行为改变

负面情绪在进化层面上有重要意义,它们既有快速预警的作用,又是一种保护机制。

时至今日,负面情绪依然被定义为一种行动信号 。

而相对的,正面情绪就不具有同样强烈的行为导向性。

因为,相比起追逐更多快乐的动机,我们摆脱眼下的难耐的痛苦的动机往往更加强烈。

为们会什么我如此排斥负面情绪?

1. 负面情绪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

不论是何种的负面情绪,都或多或少会给我们带来不适。

当压力太大、情绪低落或时负面思考时,人体内的皮质醇会大量分泌,让身体进入警备状态。

于是,我们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胸闷,气短,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手抖……

2. 自我形象管理

我们都不想在他人面前流露一些情绪,因为觉得它们会破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我们也会在心里对自己的“人设”有一些特定的期待——

我们可能希望自己是温柔、自信的、心胸宽广的。

因此,当我们认为与自己“人设”不符的情绪出现时,我们会质疑,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控制、消除这些情绪。

3. 被过分强调乐观主义和正能量的价值观绑架

生活中我们总被教导要多些“正能量”,少些消极负面的情绪。

我们总称赞那些脸上挂着笑容、无论何时都充满希望的人。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的时候,Ta也会被劝说“乐观点”。

因此,很多人抱有一种乐观积极才值得被鼓励、接纳,而太“丧”则招人厌弃的误解。

但实际上,悲观和乐观只是人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可预测性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动机取向,它们各有优势,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微信图片_20200222111232.gif

如何利用负面情绪做出正面的改变

根据研究表明,想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越陷越深。

而坦然接纳负面情绪的人,则能更好地面对它指向的问题,更快走出这种情绪,不让一种对负面情绪的情绪给自己造成更多伤害。

有价值的负面情绪是那些能引导积极改变的,它们的出现是一种信号 。

而我们付诸行动的动机就是想减轻负面情绪的煎熬。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辨识出负面情绪,然后明白什么样的行为能够缓和它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1. 学会标记情绪

当情绪出现时,不要只是说“我心情好”或“我心情不好”,试着准确描述当前感受到的情绪,越具体越好,并给它们命名。

如果我们觉得识别情绪有困难,那么可以试着静下心来,深呼吸,觉察自己的生理反应。

比如,心跳很快可能是焦虑,心胸格外沉重可能是悲伤,下巴不由自主绷紧可能是愤怒……

微信图片_20200222111342.gif

2. 列出利弊清单

虽然负面情绪是在提醒我们有一些事需要做出改变或是需要回避,但在执行之前还需要问自己:

是不是改变了这件事我就能感觉好起来?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吗?

此时,我们需要思考是哪个,或者哪些行为使自己产生的这种情绪,然后写下这个行为让我们感觉良好,或是带来好处的方面,再写下该行为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有时,我们会因为急于缓解某种负面情绪,而匆忙地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改变。

因为在做很多必须要完成的事时,一定的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3. 倾听内心的“应该”

我们内心常会有一些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声音,在恰当的时候聆听它们很重要。

比如,在同学聚会上,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兴奋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

最近工作升职了,恋爱了,过几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假。

我们越听越不爽,甚至突然不太待见这个人了。

那么,我们可能就是在嫉妒。

而内心的声音在说: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应该多社交才有机会脱单,应该对自己好点……

此时,这个内心的声音可能是在指导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而这个指示常常是有价值的。

从逃避负面情绪,压抑负面情绪,到学会与之共处,这一路虽然会走得太煎熬,但却是值得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