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cker痣(也称为Becker黑变病)是一种相当常见的良性皮肤错构瘤,发生于表皮或真皮。Becker痣可在出生时出现,但大多数都在围青春期首次发现。很多证据都表明雄激素刺激可能是发病机制之一,包括上述发病时间、男女比例为5:1、许多皮损内的终毛数量增加、Becker痣内有寻常痤疮。
Becker痣的典型表现为分布于一侧肩部和躯干上部,为棕褐色至棕色斑片或薄斑块。较少情况下,皮损出现于躯干下部、大腿或其他部位。其边界通常不规则,外周呈岛屿状 ;Becker痣的平均直径大于10cm。约一半的病例存在多毛症,还可能伴有平滑肌错构瘤(有时摩擦使毛囊周围丘疹加剧,从而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很少伴随发育异常,例如同侧乳房或胸大肌发育不全。
Becker痣的鉴别诊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Becker痣的临床表现可与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相混淆,但组织学表现中没有黑素细胞痣细胞。
平滑肌错构瘤与Becker痣在临床和组织学上有明显的重叠。对伴平滑肌错构瘤的Becker痣进行鉴别诊断时,可能需考虑丛状神经纤维瘤,其上覆皮肤往往有色素沉着,甚至存在多毛症。
不伴多毛症的Becker痣可能难以与孤立CALM相区别,具体取决于皮损部位和外围岛屿状斑块的数量。
治疗
Becker痣患者应接受临床检查,看是否存在伴随的软组织和骨异常。有美容需求时,可采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Q开关Nd:YAG激光或激光换肤治疗Becker痣所致色素沉着(但疗效有个体差异且复发率高),采用激光辅助脱毛治疗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