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反复发作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

卢言琪医生 发布于2024-01-03 09:26 阅读量536

本文由卢言琪原创

中医中肾的主要功能有“主水液”这一项,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

所谓"气化",是指肾中阳气的蒸化作用。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气化,又能使气聚而为水,以利于水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布散排泄,从而使水液代谢维持正常。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升清降浊。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清升浊降,促进着体液的代谢,维持着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其次是司膀胱开合。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排尿,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开,则使尿液顺利排出体外;合,则使水津保留于体内,维持体内水液量的相对恒定。

另外是对肺、脾、肝、三焦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强大动力。

上述肾的功能,决定了它对肾结石的形成与排出具有很大的影响。

肾结石形成是因为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积,最终形成结石。尽管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但如果结石在形成初期较小的时候可以顺利的随尿液排除体外,那么就不会导致结石在体内停留,从而导致结石发作。在整个肾结石形成、排出的过程中,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肾的降浊功能。肾的降浊功能,可以将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迅速排出体外,这样体内的代谢废物就肺不会堆积,也就不会有高尿酸之类问题出现了,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几率。

二、司膀胱开合。开则使尿液能顺利排出,同样可以使小的结石随尿液排除体外。尿液从肾中形成,排泄到膀胱这一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肾与输尿管的平滑肌收缩是其动力来源。肾结石发作的时候,肾绞痛的原因就是肾盂输尿管平滑肌剧烈收缩所致。

由此可见,肾在结石形成与排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医理论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肾气,它的气化、推动功能是最重要的动力来源。这一动力的缺乏,是导致结石反复发作的根源。

门诊跟诊肖相如教授时,曾诊治一位被肾结石反复发作困扰30余年,今年已经73岁的赵大爷。30年前赵大爷无明显诱因出现肾结石,多年来反复求医,结石反复发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吃不消,苦不堪言。1个月前赵大爷突有肾绞痛发作,到外院检查:右肾及输尿管积水,左肾结石,前列腺增生。且既往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病史。右肾及输尿管积水,左肾结石,前列腺增生,同时有腰酸,焦虑,睡眠差,服艾司唑仑辅助睡眠,时觉胸闷,胸前不适,胃纳尚可,二便可。无其他特殊不适症状。舌质暗,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石淋(证型:肾虚湿热证);西医诊断:肾结石。

予以清热利湿,助肾排石。给予金钱草、海金沙、炒鸡内金、郁金、炒川楝子、石韦、茵陈、通草、滑石、蒲公英、牛膝、桂枝、盐车前子荔枝核。一周后复诊:吃药当天排出结石6×4mm大小一块。

病案分析:
舌苔黄、脉滑数,湿热证无疑。舌暗红,考虑为久病必瘀。常年久病,病位在下焦,反复发作的肾结石,并有腰酸的症状,考虑久病及肾。治疗方法可以随之确立,清热利湿,助肾排石。

方中海金沙、金钱草、石韦、茵陈、蒲公英清热利湿,鸡内金活血消石,郁金、荔枝核、川楝子活血、行气、止痛,滑石、通草通利尿道、促进结石排出。以上药物都为常用治疗结石药物。患者既往也曾多次运用,初用有效,继续使用则效果越来越差,结石反复发作,实在是痛苦。

上述方剂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了桂枝、荔枝、牛膝、荔枝核核助肾排石。确切的说是助肾气,以促进排石。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牛膝、车前子引其他脏器之阴精下行入肾,达到补助肾精的目的,这样就避免了使用地黄、山茱萸类补肾所致的滋腻助湿的问题。同时使用辛温的桂枝、荔枝核使心阳可以下行入肾,助肾阳气化,避免补肾阳药物导致的生热助邪。肾中肾精、肾气充足,使“肾司二便”功能正常,促进结石排出,同时破坏湿热邪气凝聚的条件、减少结石的产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