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多种多样,常见的如“昼不精,夜不瞑”。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书中认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这种多是年老,阴血后者津液(营气)不足导致的失眠,临床治法以滋阴潜阳为主,多有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这篇文章专门论述一下特殊的失眠症:“怕冷又怕热”的失眠。这一类的患者,临床占比比较少,但是在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久病患者当中经常见到。
主要的症状就是失眠,同时伴有经典的症状“怕冷又怕热”。
怕冷表现:怕风吹、怕空调、手脚冰冷、后背发凉、受凉易感冒腹泻等。
怕热表现:稍热则心烦,穿多则汗出,口干、咽干、口苦、大便干结等。
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浅,白天精神极差、困倦思睡又睡不着,夜间精神稍好、但是心烦难以入睡。
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好。使用安眠药夜间可入睡,但是白天更加困倦、甚至影响工作。使用中药温阳、补气则口干、口苦加重,烦热难耐,使用清热药物则怕冷症状加重,重镇安神则白天困倦加重,滋阴养血则食欲下降、怕冷怕热症状均有加重。
这种失眠中医认为是湿热证,最具特征的表现就是舌苔厚腻,或黄厚腻。
治疗以祛湿为主,湿邪去、邪热自散。但是湿邪黏腻, 难以祛除,特别是环境湿热明显的地区,治疗见效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