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出生的时候发现阴囊肿了?
换尿布或洗澡时发现"蛋蛋"变大了?
哭闹的时候更大了?
安静的时候或者睡觉时又变小了?
别急!
先拿个手电筒(强光)照一照
要是能透光,那八成可能是鞘膜积液了!
什么是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常出现单侧阴囊逐渐肿大,肿物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坠胀不适。临床上鞘膜积液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和腹股沟斜疝很相似,肿块可位于腹股沟,多见于阴囊,但是内容物不是肠子而是液体,俗称"水蛋"。
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鞘膜积液?
大部分宝宝鞘膜积液是因为先天发育因素造成。 宝宝还没出生的时候,睾丸是在宝宝肚子里面的。
怀孕7个月的时候,睾丸会沿着鞘状突下降到阴囊。
睾丸在下降后,行径路线的鞘状突会闭合。异常情况下,鞘状突未能正常闭合,就会形成一个和腹腔相通的细小通道。
随着孩子长大,腹腔里的液体会顺着鞘状突进入鞘膜囊,随着液体增多就会堆积在这个鞘膜囊里面,形成鞘膜积液。
部分鞘膜积液是因为局部创伤、感染等引起的继发性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有什么临床特点 ?
1、包块触摸有囊性感,像是在捏水球。
2、肿块大多不会因摩擦或上推而消失,也无肠气过水声,这是它与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不同点。
3、用电筒强光透照肿块时,积水会透光,即红亮。若为睾丸鞘膜积液,透照时可见红亮区内有一黑色的不透光的睾丸。
鞘膜积液的分型
根据鞘状突闭合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
鞘膜积液的诊断和鉴别
在阴囊或腹股沟区可触及一光滑质韧的卵圆形、条索形或圆形包块,包块不是巨大可无症状。
①透光试验阳性,但在继发炎症出血时可为阴性。有助于鉴别积液和疝气。
②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有助于鉴别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辜丸扭转等,同时对疑为睾丸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鞘膜积液的影响?
✔️小的鞘膜积液通常在1岁前,可以自行消退,既不影响睾丸发育,也不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哈哈,孩子太小呢),所以没什么影响。
✔️睾丸周围的鞘膜积液压迫睾丸,影响血液循环和温度调节,严重的可能引起患侧睾丸萎缩,影响生精功能。
✔️巨大的、张力高的( 就是硬的)鞘膜积液,可能会压迫睾丸发育,并且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还会因为摩擦导致阴囊表皮破溃、感染,并可能导致腹股沟疝,需要处理。
鞘膜积液自己会好吗?
小于1岁的孩子,无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都有自行吸收的可能性。
大于1岁的孩子,自行吸收的可能性小。需手术治疗。
鞘膜积液的治疗 (微创手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目前国内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鞘膜积液微创手术,创伤创口小,一般1-2孔,直径0.2-0.5cm,术后住院恢复时间为1-2天,手术出血更少,患儿基本上无疼痛感,术后无瘢痕可达完全美容效果,手术复发可能性极低,微创无损伤,住院时间更短,费用与普通手术相当,疗效显著。腹腔镜下微创治疗鞘膜积液安全、无痛、微创,恢复迅速、治愈率高,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腹腔镜直视下可见未闭合的鞘状突,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
术后注意事项
1.保持切口干洁,如有尿液沾染,及时碘伏清理消毒;切口如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及时门诊复查。出院后1周可以淋浴洗澡。
2.切口常无需拆线,出院后隔天换药即可。
3.腹内压增高是鞘膜积液和疝的诱发因素,因此:①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咳嗽,及时正规治疗。②合理饮食结构,适当减少刺激性及肉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大便干结、便秘等。③日常活动均可,1月内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哭闹。
4.疝或鞘膜积液较大男孩子,术后阴囊有肿胀,需5-7天左右消退,期间注意观察睾丸位置及阴囊情况,如有阴囊皮肤色红、疼痛等异常,及时复诊。
女孩子也有可能鞘膜积液?
女孩子也有可能发生鞘膜积液可能,叫nuck囊肿,又叫子宫圆韧带囊肿。大多数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的,发病机制和鞘膜积液类似。有些可以自然吸收消退。如果囊肿进行性增大或者是病程较长,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和鞘膜积液相同。
ps.术后可能复发吗?
打个比方,手术就像是把袋子扎紧,不要东西露出了,如果扎紧了,但是袋子不够结实,就像在超市买东西袋子薄了会在旁边鼓个包,时间久了有掉东西下来,就会复发。临床上复发率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