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人秀】寰枢椎脱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病例展示
本期达人:初明
病例1
1基本信息
女性,51岁。因“颈枕部疼痛2年,四肢渐进性麻木、无力伴有抽动1年,加重半年”入院。
2查体
双上肢肌力IV级,双下肢肌力III级,四肢肌张力略增高,腱反射亢进,右侧为著,双下肢霍夫曼征及巴氏征阳性。
3影像学检查
手术前后伸前屈位X光片寰枢椎脱位为可复性(后伸位脱位复位,前屈位寰齿前间隙(ADl)大于5mm)。寰枢椎CT椎弓根发育良好(大于4mm),磁共振脊髓损伤伴椎管狭窄。
4术前片子
5诊断
l齿状突游离小骨
l寰枢椎脱位
l颈髓损伤
6治疗
全麻后,显微镜下行颈后路减压+寰枢椎(C1~2)复位椎弓根螺钉钛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C臂下行C1~2复位椎弓根置钉。术后三个月复查见椎管减压后脊髓位置良好,寰枢椎脱位复位,局部可见骨融合。患者自述四肢麻木无力感明显好转。
7术中片子
8术后片子
病例2
1基本信息
女性,60岁。因“颈枕部麻木不适20年,加重伴四肢无力1年”入院。
2查体
四肢肌力IV级,双手精细运动略差,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巴氏征阳性。
3影像学检查
手术前前屈位X光片寰枢椎脱位(寰齿前间隙7mm)。寰枢椎三维CT见寰枕融合,颅底陷入(齿状突位于钱氏线上14.2mm),右侧枢椎椎弓根发育狭小(小于2mm),磁共振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颈髓损伤伴椎管狭窄。
4术前片子
5诊断
l寰枢椎脱位
l寰枕融合
l颅底陷入症
l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l颈椎管狭窄
l颈髓损伤
6治疗
全麻后,显微镜下行颈后路减压+枕颈撑开复位椎弓根侧块(左侧枕骨-C2~3,右侧枕骨-C3)螺钉钛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C臂下行枕颈撑开复位椎弓根侧块置钉。术后复查见椎管减压后脊髓位置良好,小脑扁桃体下疝改善,寰枢椎脱位复位。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7术中片子
8术后片子
讨论
目前大多数寰枢椎脱位可通过颈后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寰枢椎固定术和枕颈固定术,手术应在保证良好脱位复位固定融合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颈椎运动功能,如可行寰枢椎融合就力争不行枕颈融合术,这样可以保留枕骨和寰椎之间的活动功能,当患者伴有寰枕融合或椎动脉高跨及椎弓根发育不良等置钉困难时可行枕颈融合甚至延长置钉节段等方法积极治疗。
结论
寰枢椎脱位是导致颅颈交界区脊髓神经严重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寰枢椎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神经血管,手术风险高。神经外科医生通过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风险,避免脊髓和神经的损伤,通过颈后路行寰枢椎复位固定融合手术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