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结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结核,那么,对于“脊柱结核”有多少人听说过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这究竟是何方神圣,从哪冒出来的?
其实,脊柱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继发病,由于经血循环途径造成骨和骨关节发生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它是一种全身疾病在局部表现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脊柱结核会不会传染,有哪些症状等等。
别急!接下来,初明医生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病魔。
脊柱结核是怎么一回事?
脊柱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到人体脊柱部位所引起的病症,可出现骨质破坏、坏死、干酪样改变、脓肿形成等,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畸形或截瘫。
主要病变位置为椎体,以松质骨为主,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在此停留,如果人体抵抗力弱、有不良生活习惯等,会导致侵入的结核杆菌在此进行大量繁殖,形成病灶。
脊柱结核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全身不适感、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人一旦患上脊柱结核,在前期会有发热、消瘦、食欲不振、性情暴躁等反应。
我们都知道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作为继发性疾病的脊柱结核是不是也有传染性?针对这个话题,初明医生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脊柱结核到底有没有传染性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一般疾病的传染是通过唾液、血液、尿液、粪便等传播途径。
脊柱结核属于继发于肺结核、消化道结核,从这些部位的结核转移到脊柱,其结核病菌藏在脊柱骨髓里,不会进入到呼吸道和消化道,也不会往外排出。因此,也就没有了对外传播途径,所以说,和患有脊柱结核的病人相处,是不会被传染的,无需过于担心。
如果患有脊柱结核,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脊柱结核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病灶,充分的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且矫正脊柱畸形。临床上,以全身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还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应用,微创手术又称为一个新的治疗手段,如内镜下微创治疗、小切口病灶清除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等等。采用微创手术清除结核病灶不仅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并且降低了对硬膜损伤。
初明医生提醒大家:具体的治疗方式,还要看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身体状况。多数脊柱结核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那么,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科学饮食,可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并且,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