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增加患脑梗的风险?预防脑梗,养护血管是关键!

初明医生 发布于2020-12-26 11:50 阅读量9369

本文由初明原创

大脑可以说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位,同时大脑也是非常脆弱的一个器官。近年来,脑梗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生活中,很多人会问:“脑梗与喝酒有没有关系”?该怎样预防脑梗?别急,接下来,带着这些疑问,初明医生为大家普及一下有关脑梗的知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惕,不要掉以轻心。

 


脑梗危害大,切不可随心所欲!


脑梗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其实,引起脑梗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

 

       
     

 

脑部的任何血管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约4/5的脑梗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血脂也可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那,脑梗和喝酒有没有关系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像抽烟和肺癌一样!

 

说到这相信不少人会抬杠,比如说谁谁谁八、九十岁,既抽烟又喝酒,身体还很硬朗;某某某不抽烟、不喝酒,年纪轻轻就得了脑梗死。

 

       
     

 

在这里初明医生要跟大家讲解一下:所有的发病诱因和疾病之间只能说有相关性,会不会发病是概率问题,并不是说喝了酒,就一定会得脑梗,只是说这种概率比不喝酒的人高一些。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饮酒对脑梗的危害有哪些,你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喝酒是导致脑梗的“帮凶”,这些危害要了解


1、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

酒精会损失血管内皮细胞膜系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血管弹性减弱、管腔狭窄,对脑梗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使血液粘度增高

血液粘度使反映血液流动性质的重要指标,正常的血液粘度是保证血液循环的重要条件。长期饮酒会导致血液粘度增高,发生凝血,即出现血液凝聚块,造成脑梗。

 

       
     

 

3、引起高血压

酒精会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壁失去弹性,迅速加重高血压。同时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饮酒虽然算不上“罪魁祸首”,但也称得上是“帮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酗酒,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身体。

 

说到这很多人会问,该如何预防脑梗?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得知,脑梗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管壁的病变,长期饮酒会导致管壁的健康,所以预防就尤为重要!

 


预防脑梗,养护血管是关键!


1、日常饮食习惯,一定要遵循清淡饮食的原则,少油、少盐,尽量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养护血管的食物,帮助降低血脂。

 

2、平时适度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平板支撑等等。适度的锻炼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脑梗的风险。

 

3、克服不良嗜好,比如吸烟、喝酒,我们刚才都了解了酒精会加速动脉硬化,诱发脑梗。此外,酒精还会促进脑动脉平滑肌收缩,降低脑血管容量,增加脑梗的风险。

 

       
     

 

初明医生提醒大家:冬季气候比较干燥,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