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脑梗塞或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丧失的一种疾病。急性脑梗死的危害极大,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梗死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这无疑增加了医疗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的消耗。为了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危害,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前兆、及时治疗和积极康复。公众应提高对脑卒中前兆的认识,如脸部、肢体麻木或运动能力丧失、视觉改变、口齿不清等,并在出现这些症状时立即就医。
上下联动,高效协作,打通脑梗死患者生命通道!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救援,这是一次对DNT时间极限的挑战。这个时间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患者脑组织能否及时恢复血流,减少因缺血导致的脑细胞损伤。
在光明区人民医院,DNT时间被压缩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分钟。是的,您没有听错,仅仅2分钟!这一壮举的背后,是医院卒中中心无数次的演练、改进和精益求精的结果。他们不仅达到了国内外推荐的60分钟标准,更是将这一标准推向了新的高度。
2024年3月8日下午3时左右,56岁的袁先生因突感头晕、左侧肢体乏力,且症状持续不缓解,前往就近医院就诊,完善头颅CT未见颅内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因受条件限制,当地医院马上将患者病情及CT上传至医联体医院(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微信工作群,我院神经内科朱勇副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并马上到急诊科守候,并电话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患者家属在电话中口头同意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诊医生护士马上提前给患者做好挂号和溶栓前准备工作。
18时24分,病友由医联体医院救护车平安送达我院,朱勇副主任立即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急诊李国良医生与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签署同意书,急诊护士已经配置好了阿替普酶。18时26分,阿替普酶即输入患者体内。
静脉溶栓过程中,患者的症状仍有反复,但朱勇副主任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他们迅速判断,果断决策,边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边联系麻醉科李国宏主任、介入科彭婷护士长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就绪后,朱勇副主任和急诊团队一起护送患者到介入导管科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造影发现:患者的右侧椎动脉纤细且完全闭塞,左侧椎动脉V4段次全闭塞,病情凶险,患者随时可能因为椎基底动脉闭塞导致四肢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朱勇副主任及其手术团队通过其精湛的手术,成功开通了患者左侧的椎动脉。术后护送至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术后第二天,患者神志清醒,能正常交流,头晕、左侧肢体乏力等症状完全缓解。转入神经内科病房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一周后的复诊,更是证实了光明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的高效救治能力——袁先生已经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复查结果显示,他的左侧椎动脉血供已经恢复正常。
DNT时间是啥?
DNT时间是指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因为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会因为缺血而迅速受损,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越早进行治疗,患者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残疾和死亡的风险就越小。
国内外的医疗指南都推荐DNT时间应该控制在60分钟以内,尽可能越早越好。这是因为脑卒中发生后,每分钟都有大量的脑细胞因为缺乏血液供应而死亡。研究表明,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为了缩短DNT时间,我院卒中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立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进行院内急救流程的改进、每月召开卒中质控会议、定期进行卒中急救演练、加强多学科合作、专家进社区科普宣传和义诊等。通过这些措施,医生可以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就开始准备治疗,从而大大缩短从入院到治疗的时间。我院2023年静脉溶栓的DNT时间为30分钟,远远小于国家标准的60分钟。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和成功率,在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和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要求下,我院卒中中心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把DNT时间进一步缩短至25分钟以内。他们深知,在与死神的赛跑中,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此,他们不断优化流程,缩短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救治。
我们一直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秉承“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加强卒中中心建设,建立科学的急性脑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危急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建立快速生命救治通道,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医院: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
推荐科室:神经内科,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