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什么肝癌总是难以察觉?

许先柱医生 发布于2023-04-18 14:43 阅读量273

本文由许先柱原创

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主题是“肿瘤防治,你知我知”

【真实案例】

2021年,“黄金配角”演员吴孟达和音乐人赵英俊皆因肝癌去世; 2019年香港演员李兆基,就是因肝癌扩散至肺部去世;

2018年9月,54岁的臧天朔因肝癌去世……

肝癌太可怕了!这一幕幕因肝癌去世的悲剧也正在上演~

所以中国抗癌协会规定每年的4月15~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Part 1

为什么要设定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1、得了癌症会疼痛难忍;

  2、肝癌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二,全中国近一亿多人都是高危人群;

  3、肝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十分不易察觉;

  4、肝癌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Part 2

为什么肝癌如此高发?到底集中在哪些人群?

  一、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

  慢性肝炎会对肝脏造成持续性的炎症损伤,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和免疫逃逸,从而累积患癌风险,一般90%的肝癌患者都是从慢性乙肝和丙肝发展的肝硬化“进化”而来。

  二、有肝癌家族史

  这些病人可能存在一些基因上的缺陷,更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加速乙肝的发展,因此,更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类:

  有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乙肝患者以及慢性乙肝患者,此类患者病毒量高,有一定的肝脏损伤,需要积极的抗纤维化治疗。

  没有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体内有乙肝病毒潜伏。但是需要定期查体,监测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以及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等。

  四、长期酗酒、抽烟、熬夜人群

酒精性肝硬化听说过吗?

  据相关数据显示,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230g,连续20年以上,将有一半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五、脂肪肝患者

  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甚至于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的趋势,一般发展情况为: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Part 3

如何预防肝癌?

  一、预防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二、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三、一年查体两次,比如B超检查和甲胎蛋白

  B超是临床肝癌的首选诊断方式,属于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手段,其诊断率高达90%左右。既不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且操作也非常简单、价格较低。

  血清AFP是目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可结合影像学检查或进行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了解肝癌,预防肝癌,及时检查肝癌。肝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它,不重视它,以致于错过了治愈的最佳时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预防和治疗肝癌而奋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