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用管了?千万别抱侥幸心理,这7项检查要定期做!

许先柱医生 发布于2022-06-10 17:10 阅读量145

本文由许先柱原创

我国是乙肝大国,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

在保持情绪舒畅、

思想负担不要过重的情况下,

还要重视体内潜在的“敌人”。

即使没有表面症状的情况,

也要注意定期复查,

以防肝脏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

  检查肝脏要全面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结论,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七大项目检查的必要性:

   1、乙肝两对半检查 

  又称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这项检查的意义一方面是判断有没有乙肝,一方面可以通过表面抗原的浓度判断肝脏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判断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不少人认为小三阳一定比大三阳好,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如果一个小三阳病人他的HBV-DNA是阳性的,那么就更容易发生肝硬化、肝癌,预后比大三阳还坏。

   2、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又称HBV-DNA,这项检查的意义就像查一查敌人、坏人有多少一样,敌人越多自然破坏力就越强、越难制服。

   3、肝功能全套 

  我们的肝脏具有很强大的功能,有很强的解毒功能,并且代偿能力很强,因此一般不容易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当肝功能检查出现异常时,往往提示很多肝细胞已经受到损伤了。

   4、B超检查 

  肝脏受病毒感染和发生炎症后,就会造成肝脏内部的结构损伤,从局部的纤维化、结节性肝硬化到最后的全面硬化,B超是发现早期肝硬化的最直接指标。

   5、甲胎蛋白 

  简称AFP。这是肝癌筛选的检查指标,不少肝癌在B超、CT还不能发现时,AFP就已经升高了,因此经常检查AFP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肝纤维化全套 

  这是通过抽血来检查肝脏有没有发生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指标,我们也经常用其评判一个肝硬化病人经过治疗有没有出现逆转的指标。

   7、血常规检查 

  如果出现血小板、白细胞数量的减少,则提醒是不是发生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了。如果血红蛋白下降,则提示有没有患了肝癌的可能。

❤ ❤ ❤

以上这七项检查其实各有各的意义,

不能互相取代。

只有综合判断,

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治疗、该如何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