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牙齿深处的“警报”!

杨志平医生 发布于2025-09-15 10:35 阅读量133

本文由杨志平原创

你是否经历过深夜被突如其来的牙痛惊醒?那种钻心的、一跳一跳的、甚至放射到太阳穴的剧痛,让人坐立难安,茶饭不思?这很可能就是牙髓炎在“作祟”。它不是普通的牙疼,而是牙齿内部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什么是牙髓炎?

牙髓,位于牙齿最核心的空腔——牙髓腔内,是牙齿的“生命中枢”。它由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构成,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知外界刺激。当牙髓因各种原因受到感染或刺激,发生炎症时,就称为牙髓炎。

由于牙髓腔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炎,组织充血、水肿,压力迅速升高,却无法向外释放,因此会压迫神经,引发剧烈疼痛。

v

牙髓炎从何而来?

牙髓炎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是龋齿(蛀牙)。当蛀牙从牙齿表面的釉质逐渐深入,穿过坚硬的牙本质,最终侵入牙髓腔时,细菌及其毒素便会感染牙髓,引发炎症。此外,严重的牙隐裂、牙齿外伤导致牙髓暴露、深牙周袋的细菌逆行感染,或不恰当的牙齿治疗(如备牙过程中过度产热)也可能导致牙髓炎。


牙髓炎的“典型症状”

牙髓炎的疼痛极具特点,常被形容为“难以忍受”:

自发性疼痛: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牙齿会突然剧烈疼痛。

阵发性加剧:疼痛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但会反复发作,且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夜间痛:平躺时头部血流增加,牙髓腔内压力更高,疼痛常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冷热刺激痛:尤其是对冷热刺激敏感,但与浅龋不同,牙髓炎的疼痛在刺激去除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放射性痛:疼痛可能放射到同侧的头面部、耳朵或太阳穴,让人难以 pinpoint 是哪颗牙在痛。


不治疗的后果有多严重?

牙髓炎不会自愈。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从牙髓扩散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发展为根尖周炎,导致牙龈肿胀、咬合疼痛,甚至形成脓肿、面部肿胀。更严重者,感染可能通过根尖孔进入牙槽骨,引发颌骨骨髓炎,或通过血液扩散,影响全身健康。


如何治疗牙髓炎?

一旦确诊牙髓炎,治疗的核心是清除感染源,保存患牙。最有效的方法是根管治疗(俗称“抽神经”)。它包括:

打开牙髓腔,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

彻底清理、消毒根管系统;

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充填根管;

最后进行牙体修复(如补牙或牙冠),恢复牙齿功能。



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牙髓炎,关键在于预防蛀牙:

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减少高糖饮食,尤其是粘性糖果和碳酸饮料;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早发现、早治疗龋齿。

牙髓炎的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明确警告。切勿依赖止痛药拖延治疗。及时就医,不仅能解除痛苦,更能保住你的天然牙齿,守护口腔健康。

记住,牙疼不是“小事”,及时看牙医,才是明智之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