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牙时牙龈出血?
可能是上火,忍忍就过去了!
这是许多人对牙龈出血的第一反应
然而,这抹淡淡的红色并非无关紧
——它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首个求救信号
据统计,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超9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而牙周炎正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因。若放任不管,它不仅会摧毁牙齿,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
一、牙龈出血:从“小问题”到“大隐患”的演变
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质地坚韧,刷牙时不会出血。当牙龈出现红肿、触碰易出血时,说明已处于牙龈炎阶段(牙周病初期)。此时,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细菌释放毒素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
若未及时干预,炎症会向深层蔓延:
牙龈沟加深:形成病理性“牙周袋”(正常牙龈沟≤3mm);
牙槽骨吸收:细菌侵蚀支撑牙齿的骨骼,导致牙齿松动;
牙齿脱落:牙周组织彻底破坏,牙齿失去固定基座。
从牙龈出血到牙齿脱落,可能仅需5-8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牙周炎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二、牙周炎的全身性危害:不只是口腔问题
牙周炎的致病菌和炎症因子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
心血管疾病:牙周致病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中风风险;
糖尿病:牙周炎加剧胰岛素抵抗,血糖更难控制;
呼吸系统感染:吸入含菌分泌物可能导致肺炎;
早产风险:孕妇患严重牙周炎时,早产概率升高2-3倍。
三、自查牙周炎的4个关键信号
除了牙龈出血,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持续性口臭:细菌代谢产物产生腐臭味,刷牙难以消除;
牙龈萎缩:牙齿看起来“变长”,牙根暴露导致敏感;
牙齿移位:牙缝逐渐变大,咬合时感觉不适;
咀嚼无力:牙齿松动影响进食,尤其啃咬硬物时疼痛。
四、拯救牙龈:从日常护理到专业治疗
1. 基础防御:科学清洁口腔
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轻柔震颤清洁牙龈沟(每天2次,每次2分钟);
牙线/冲牙器:清除牙缝中70%的隐匿菌斑(建议每晚使用);
定期洗牙:每年1-2次超声波洁牙,清除顽固牙结石。
2. 专业治疗:阻断炎症进程
轻度牙周炎: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清除牙周袋内细菌;
中重度牙周炎:翻瓣手术、骨移植等,修复受损组织;
辅助疗法:激光杀菌、局部缓释抗菌药物等。
3. 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吸烟者牙周炎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6倍;
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防牙龈出血)、钙(强健牙槽骨);
压力管理:长期焦虑会加重牙周炎症。
五:别让“小出血”酿成“大灾难”
牙龈出血是口腔健康的“黄牌警告”,忽视它等于放任细菌在体内埋下“定时炸弹”。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起,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出血,定期拜访牙医,让牙齿和身体共同远离“沉默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