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引以为傲的身高逐渐变矮?周围的人都说你驼背厉害?这可能是骨质疏松惹得祸。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的老年社会的到来,作为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及其所引起的骨折这项主要并发症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位“隐形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骨质疏松人群已达9000万人次,且呈现逐年增加,而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骨质疏松有年轻化的趋势,已开始向中青年人群蔓延。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全身性代谢骨病,主要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遭到破坏、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可见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我,上面的特征是啥意思?正常我们人体的骨骼如同一根茁壮成长的树干,结实坚韧,质地充实;而骨质疏松的骨骼则如同一根已经腐朽的树干,出现很多孔隙,变得中空易折。
简单的说,我们人体的骨骼处于一种不断重建的过程,分别依赖于两种细胞:破骨细胞以及成骨细胞,它们两个一个进攻一个防守,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正常情况下,它俩虽然厮杀的惨烈,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如果进攻的破骨细胞突然如有神助,打的防守的成骨细胞节节败退,骨的形成过程遭到破坏,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前面说到的骨量减少等特征,我们就把这称为骨质疏松症。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
★缺钙和维生素D
★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
★过度节食节食减肥或体型瘦小
★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
★有家族遗传骨质病史
★抽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或浓茶
★过量摄入高盐、高磷、高蛋白食物
★雌激素不足的更年期妇女、停经或月经紊乱的人
★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甲状腺素、抗抑郁药物等特定药物的人群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1. 疼痛
骨量流失12%以上即可出现疼痛,其中70%~90%的患者以腰背痛常见。特点是难以明确指出何处疼痛,疼痛的性质从酸痛至剧痛不等,后者常出现在骨折时。疼痛多在清晨睡醒时加重,或者在久坐不动后稍一活动即出现疼痛,而在充分活动后,疼痛又可以缓解。
2. 身长缩短、驼背
脊椎椎体由骨松质组成,且负重量大,尤其在胸腰段易受压变形,使脊柱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可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 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扭转身体、端水、提重物等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作用,也可引发骨折。骨折部位好发于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4.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怎样可以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呢?
敲黑板,记重点。
骨密度检测
它是判断骨质疏松症的一项金标准。
怎样治疗和预防“隐形杀手”?
治疗上:
目前我们熟知的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以下几种方式,包括补充钙剂以及维生素D。我们都知道骨质疏松需要补钙,但切记不要盲目补钙,如出现高钙血症,则要避免补钙,此外大量补钙会增加结石、血管钙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也会促进钙的吸收,二者相辅相成,效果更佳。
药物治疗方面:第一类方法我们选择雌激素替代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以及现在最为在治疗骨质疏松上最为常见的二磷酸盐类,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第二类则为促进骨生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已经异黄酮等。
预防上可采用:
适当补钙、经常运动、均衡饮食
1. 均衡营养,适当补钙。
注意调整膳食结构,从饮食中补充钙,每日钙摄入量不少于1.2g,且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D。食品里含钙最多的是牛奶、鱼虾和海带。牛奶不仅含有丰富的钙,也含有相应比例的磷,对骨骼生长十分有益。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我们长久以来认为“骨头汤可以补钙”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了,首先从骨头汤中汲取的钙远远不及可以从牛奶中吸收的钙,其次久经熬制的靓汤中所含的嘌呤和油脂让我们痛风和高脂血症的发生概率大幅度增加。
2. 运动
规律的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有效的措施之一,适当的室外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又可吸收光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转化,有利于钙的吸收。
3. 积极进行骨质疏松有关的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排查并预防骨折疏松,女性停经后应在医师指导下规律补充雌激素。
4. 预防骨折
预防骨折并不代表老年人不需要锻炼,反而因为老年人作为症状较明显的群体更需要加强锻炼,在相应的活动场所应该具备较好的照明,地面要干燥,以防跌倒。如已发生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缓解症状,因保守治疗病程长,可增加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造成恶性循环。
作者:周钰健 齐伟 张成 孟庆森 刘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