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心监护,是胎心、胎动、宫缩图的简称,能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也可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如胎儿有无缺氧等)。
什么时候要去做该检查?
(1)如果孕期状况正常,通常会从妊娠32-34周开始做头次胎心监护,且到孕36周后建议每周做一次。
(2)若孕妈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因素,医生则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将胎心监测时间提前,通常可从怀孕28-30周开始做胎监。
【提醒】以下孕妈应特别重视胎监,严格听从医生嘱咐进行检查:
羊水过多或过少。
宝宝胎动比平时少了。
胎宝宝较小,或发育不正常。
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影响孕期健康。
做过胎儿外倒转术等来纠正胎位,或者在孕晚期做过羊水穿刺。
已经过了预产期,医生和准爸妈想知道宝宝在肚子里的状况是否正常。
之前曾在孕晚期出现过胎死宫内,或造成上次流产的问题在这次怀孕中可能再次出现。
胎心监护怎么做?
(1)通过仪器进行胎心监测(仪器上有两条“线”,一条负责监测胎心,另一条则负责监测宫缩情况)。
(2)一般每次胎心监护的时间为20-40分钟,具体检查时间因孕妈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做该检查有什么要注意?
(1)一般建议把胎心监测的时间安排在饭后,因为孕妈进食可刺激胎动。
(2)做检查前可先去趟洗手间,因为做一次胎心监护的时间比较长。
(3)关于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结果以医护人员的解读为准,若一次胎监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孕妈从妊娠30周开始就在家自己数胎动,以密切关注胎宝宝情况;同时,也要按医生指引按时做产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而胎监结果异常的话,则需听从医生指引做其他辅助检查来进一步确定宝宝情况,或进行持续监测和再评估。
(4)还想提醒下的是,孕妈心情过度紧张也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所以建议孕妈做检查前几天就开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此外,孕妈发烧、服用了某些药物,或患有甲亢等疾病,也都可能会导致胎心、胎动异常,所以如有特殊情况的孕妈,应在检查前先跟医护人员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