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老年男性,肺部恶性肿瘤,鳞癌化疗治疗中。治疗期间逐步出现骨髓抑制,初期给予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升血小板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较满意,可以满足后续化疗及免疫治疗要求。
近期复查查白细胞2.67,中性粒细胞0.9,血小板43,每日予进口升血小板针治疗8天效果不佳。
初诊:大便稀烂,1-2日1次,舌淡红,苔白润,双脉弦长而细。
处方:《伤寒论》经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和四逆散加茜草。7剂。血小板升至70。继续调整用药。
按:其实此类经西医化疗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非常多见。目前应用人粒细胞、血小板生成素类的进口或国产药物,俗称升白针、升血小板针,或配合口服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片或一些补益气血胶囊,常常能够提升三系指标,满足后续化疗需要。对于一些较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症,近些年上市的几千元一盒的阿伐曲泊帕效果也不错,但阿伐曲泊帕价格比较昂贵。再甚者,只能输注血小板,但是长期输注血小板,易产生血小板抗体,不是长久之计。中医门诊接诊较多的患者,很多都是使用上述各类方法无效后,才被西医推荐求治于中医。
这里面还有一些中医与西医对此病看法不同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治疗。
比如中医对于这类病证,虽然也用补益气血,补益肝肾,健脾滋阴等治法,确实非常常用,但不是唯一的治法。因为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患者运用补益中药完全无法获得良效,初期认为可能服药时间太短,但是长期服中药,发现效果也不佳。
此时必须详细审证,不放过任何一丝症状,可能突破口就在此。此病人虽为气血亏虚的底,但舌脉合参,考虑是内有饮邪之阻碍。所以矣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或问为何再合四逆散?此是从六经经气气化角度考虑了,在此不多述了。
所以对于补益乏效的患者,尤当据脉证,审查细微。获效与否,仅在一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