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痛晕痛”真的是病人的表达错误吗?——前庭性偏头痛,万能的模仿者之一

孙微医生 发布于2025-01-13 20:38 阅读量363

本文转载自衰老与神经精神病

当我刚刚来到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当医生的时候,在门诊询问病史,南方的病人经常描述自己的症状是“晕痛晕痛”,我们门诊的医生经常不解地问病人:到底是头晕还是头痛?病人通常就描述为“又有头晕,又有头痛”。大家可能认为是南方和北方的病人存在表达差异,但是,实际上,有一个很常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前庭性偏头痛,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为眩晕和偏头痛共存的良性复发性眩晕,发病率较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受到研究眩晕的学者们极大关注。VM是位于第3的复发性眩晕相关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在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中,40~54岁的女性VM年发病率为5%。在ICHD-3beta诊断标准公布前,VM在耳鼻喉科门诊疾患中占4.2%~29.3%,眩晕科门诊疾患中占6.0%~25.1%,头痛科门诊疾患中占9.0%~11.9%。2016年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发现,临床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中,VM和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probable vestibular migraine,PVM)分别占偏头痛患者的10.3%和2.5%。

最容易与VM混淆的疾病是梅尼埃病,相关研究表明VM和梅尼埃病症状有明显的重叠,如发作性眩晕、耳鸣、持续或波动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耳胀,等。许多VM患者出现眩晕发作但不合并偏头痛症状,在此情况下,VM和梅尼埃病的鉴别诊断更困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诊断技术能够鉴别这两种疾病。VM患者中,听力症状通常较轻且主观;梅尼埃病患者有明显的低频感音性听力损失,即感觉神经性耳聋,这是两种疾病的主要鉴别特征,冷热试验可发现梅尼埃病患者有一侧前庭功能减退。其中最容易伴发的疾病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耳石症,表现为短暂但反复发作的眩晕,与在床上翻身等体位变化有关。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眼球震颤通常发生在发病前潜伏期,持续时间多为数秒(<1min)。症状往往在重复刺激动作后出现疲劳现象。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可以确诊,一经确诊可经手法复位还纳耳石。

前庭性偏头痛的病人,通常头痛不典型,反而头晕明显,症状反反复复,情绪不稳定,多数被忽视。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