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流感、鼻咽癌等疾病的患者会伴随鼻塞、鼻涕、鼻衄等症状,针对以上症状,中医有一些方法效果佳,操作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
01.中医外治法
1.吹药:将药粉吹如鼻腔,达到治疗的目的,有以疏风清热通窍为主的,如冰连散,治疗风热邪毒侵犯的鼻病,有以祛风散寒通窍为主的,如碧云散,治疗风寒而致的虚性疾病。治疗时用喷粉器或纸筒将药粉轻轻吹入鼻腔,每天3~4次。吃药的时候暂停呼吸,以免将药粉喷出或吸入喉咙引起咳嗽。
2.滴鼻:将药物制成药液滴入鼻内,有以辛散风邪通窍为主的,如滴鼻灵,葱白滴鼻液,用于治疗外邪而导致的鼻内肌膜红肿,鼻塞流涕;有以扶正祛邪,滋润肌膜为主的,如苁蓉滴鼻液、生蜂蜜等等,用于治疗慢性虚性鼻病。
3.外敷:将药物外敷于患处,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如鼻头红肿或者鼻孔糜烂,用清热解毒消肿药物涂敷,常用的有四黄散,紫金锭等;又如鼻息肉,用干枯收敛,除湿消肿药物涂敷,常用的如明矾散,囟砂散。
4.蒸汽吸入:根据病情,选用何时的药物,加水煎煮,用鼻吸入药液蒸汽,以达到治疗目的,如鼻塞不闻香臭等,用芳香通窍的药物,如苍耳子散。
02.针灸治疗及常用治疗穴位:
1.针刺:常用穴位有迎香、禾髎、合谷、印堂、上星、列缺,每次选2-3个穴,捻转,中强度刺激,以达到疏风、清热、通窍作用。头痛多配用太阳、风池、攒竹、解溪等。
2.悬灸:用于治疗虚寒性鼻病,如悬灸迎香、印堂、百会等穴。
3.耳针:常选用的有内必、额、肺等,捻转留针20-30分钟,或者埋针1周。
03.按摩手法推荐
用于经常鼻塞、流涕、或多喷嚏等,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此后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至局部有热。每天2-3次,亦有常用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擦20-30次,令表里俱热,通过鼻部按摩,使面部经络疏通、气血畅流、邪气得以宣泄。
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可门诊咨询就诊。
小任医生出诊时间:
周一、周二、周四上午:中医门诊
周一、二、四下午:针灸康复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