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是怎么得的?这是很多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症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癌症发病不是某个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谓多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因)、环境因素(外因),内因通常是指遗传因素,而外因则是环境因素,各种外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等。会在特定环境、特定剂量下,通过特定作用方式引起细胞毒性损害,损坏DNA,导致细胞癌变。
“癌”这个字很有意思, 含有三个“口”,似乎暗示着癌症与饮食的关系。事实上,饮食与癌症确实关系密切。我们今天所讲的饮食,是属于外因,那么,癌细胞“偏爱”哪些食物呢?癌症与饮食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的吃法最容易致癌?
干货来了,让我们先来了解下致癌物的等级划分情况。
1 类致癌物:对人为确定致癌物。
2A 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 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我们给大家罗列几种癌症喜欢的饮食方式,供大家借鉴避免。
01.吸烟喝酒,诱癌危险1+1>2
烟、酒均为 1 类致癌物。烟草包括吸烟、吸二手烟、无烟烟草以及各种烟草制品等;酒精包括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饮品,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烟草中含有上千种有害化学物质,其中能直接引起癌症的就有几十种之多。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已经被大量的研究和事实所证明。吸烟还会增加口腔咽喉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肾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二手烟的危害同样不能忽视。研究显示,吸烟者的家人得癌症的风险概率更高,受害最大的是儿童。
喝酒同样增加癌症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癌症监控报告指出“要重视饮食,关注酒精在致癌中的作用”,告诫人们酒会致癌。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主要与肝癌、食管癌、胃癌、口腔癌及咽喉癌等有很大的关系。
饮酒与吸烟有协同致癌效应。烟雾和酒精对口腔、咽喉、食管、胃等的上皮组织既会带来直接伤害,而酒精作为一种有机溶剂,还会促进烟雾中某些化学致癌物更好地进入机体组织并释放出来产生致癌效应。吸烟又酗酒,错上加错,风险叠加,一加一大于二。
02.红肉及加工肉的致癌危险不容小视
红肉(摄入)为 2A 类致癌物;加工肉类(摄入)为 1 类致癌物。
红肉是是从肉的颜色上来说的,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归在 2A 类致癌物清单中,嗜食红肉增加大肠癌等的风险。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吃红肉,红肉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元素,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 B12、硫胺素、核黄素和磷等,红肉可以吃,但要适当控制量,不要过度食用。
加工肉,具体来说就是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肉类,比如香肠、热狗、火腿、腊肉等。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加工肉类(摄入)归在 1 类致癌物清单中。食用加工肉制品可导致大肠癌/明显增加患癌风险,建议尽量吃新鲜肉。偶尔满足一下口福吃一点,通常问题也不会太大,但要知道,致癌没有所谓安全剂量,只是概率大小不同罢了,能少吃尽量少吃。
03.炸烤腌咸,“咸香”致癌
烧烤熏制食品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比如苯丙[α]芘为 1 类致癌物;中国式咸鱼 1 类致癌物;油炸,高温排放为 2A 类致癌物;传统亚洲腌菜为 2B 类致癌物。
这类食物其中含致癌物,比如苯并芘、丙烯酰胺、亚硝基化合物等,增加多种癌症特别是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偶尔吃一下过过嘴瘾也许问题不大,但建议能不吃尽量不吃,能少吃尽量少吃,不要经常吃。
吃得太咸不只会增加高血压风险,高盐饮食还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风险。有的人喜欢吃咸菜腌菜、咸鱼,很开胃下饭,但不健康,除了导致过多盐分摄入,其中还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都会增加胃癌等的风险。
04.过期霉变不舍得丢,“省”出癌症
黄曲霉毒素为 1 类致癌物。
由于储存不当或过期,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不要过分爱惜这类食物,当弃则弃。这类霉变过期食物中含某些真菌及其代谢物,比如黄曲霉毒素,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增加患癌风险,比如肝癌。
05.热辣滚烫,趁热吃,“烫”出癌症
65℃ 以上的热饮(饮用)为 2A 类致癌物。
烫食(超过 65℃ 以上),容易烫伤食管黏膜,一旦形成习惯,食管黏膜反复受损伤刺激,发生慢性食管炎,最终会增加食管癌等的风险。
06.喜食槟榔,“嚼”出癌症
槟榔(槟榔果、含烟草或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1 类致癌物。
槟榔为什么会致癌?槟榔较硬,咀嚼过程中可能会机械性损伤口腔黏膜,这种损伤累积下来,时间一长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是一种癌前病变,有可能转变为口腔癌;同时槟榔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可能会形成亚硝基(一种明确的致癌化合物)。除了口腔癌,嚼食槟榔也与咽癌、喉癌、食管癌等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07.不良饮食习惯,“惯”出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
有的人吃东西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不细嚼慢咽,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增生病变,而且消化吸收不良,长期吃得过饱也增加胃肠负担,肠胃功能容易失调。有的人有偏食习惯,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足或过剩,搭配不合理,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还有人习惯高糖高热量饮食,体重超标肥胖,同样增加患癌风险。
小任医师的话:病从口入,对于一级和二级致癌物,没有绝对安全的剂量,我们能做的是,高危人群尽量不接触不食用,毕竟癌症的预防相对于治疗来讲,意义更重大。
任亚冰主治医师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治未病门诊。
周二、四上午:中医/中西医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