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接诊了一位肺癌的大伯,大伯说“任医生你知道春节期间最痛苦的是什么吗?是家人做了一桌子饭菜,我闻到就想吐,体重下降了很多。”这是一位肺癌患者,使用卡铂化疗方案,因胃肠道反应过大,恶心呕吐非常严重,来门诊求助。
化疗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肝脏、心脏损伤等。在调研患者对化疗恐惧问题时发现,恶心呕吐位列患者对化疗恐惧原因的第一位,第二是脱发。这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使患者对化疗产生抵触和畏惧的情绪,对化疗的实施和疗效产生影响,又影响了食物营养的摄入,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体重减轻。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发生频率及程度取决于患者个体差异和化疗方案,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及途径而有所不同。目前将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分为4级,即高致吐风险(HEC,≥90%)、中致吐风险(MEC,30%~90%)、低致吐风险(10%~30%)和极低致吐风险(<10%)。
01.呕吐产生的原因
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呕吐是一种由呕吐中枢调控的多步骤反射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外周途径和中枢途径:(1)外周途径:抗肿瘤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的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3(5-HT3),并与5-HT3受体结合诱发,通常表现为急性呕吐;(2)中枢途径:由P物质通过结合位于呕吐中枢的神经激肽1(NK-1)受体诱发,通常表现为延迟性呕吐。尽管恶心和呕吐在机制上相互关联,但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传导通路,恶心的发生率常比呕吐更高。
02.呕吐的中医学理论
化疗药物损害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的功能,导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各种消化道不良反应。
同时,因化疗时病人化疗期间多卧床,少活动,容易生痰生湿,脾胃受损,湿邪乘虚而入,痰湿之邪困脾,脾胃运化失职。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胃不和、痰湿内生,治疗以和胃降逆、消食导滞、健脾祛湿为主,以陈夏六君子丸、平胃散、半夏汤等等方药加减治疗,取得疗效很不错。
03.呕吐的中西医治疗
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我们根据所使用的的化疗要的制吐等级,使用单药或者联合方案进行止吐。
中医的止吐方法有很多,如耳穴压豆、针刺疗法、穴位按摩及穴位注射等,将药物治疗和经络穴位针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经络与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呕吐的作用,让无数患者能够成功“闯关”。
04.恶心呕吐闻食则吐的阿伯怎么样了?
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仅是把疾病的眼前症状解决,还要解决其他问题,我们会进行患教会,积极与患者沟通,避免一进医院一见到医生护士就紧张,情绪的紧张不安也会增加呕吐。
我为这位大伯进行中药调理,尽量不要太苦太难入口,酸甘化阴,使用一些茯苓,党参,甘草,沙参等清淡的中药,小量多次服用,避免呕吐。同时给大伯进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针灸,配合耳穴压豆、穴位按压。经过小任医生的宣教和指导,患者归家之后,也在坚持“足三里、内关“等穴位的按压。
大伯经过物天的治疗,基本不再闻到饭菜就恶心,呕吐减轻了一大半,能吃东西。意外收获是:便秘也好了。其实胃气下降以后,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肯定能减轻,“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二便也会协调。
05.其他辅助治疗恶心呕吐的方式:
1.饮食方面
不吃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少量多次进食。餐前多散步活动、改变用餐的氛围或环境(公园野餐、烛光晚餐)、邀请朋友或家人到家里聚餐。如果发生副作用造成进食困难时,当下不要太勉强患者,当身体感觉舒服或有食欲时,再正常的进食。
2.心理方面
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均可通过大脑及脑干激发呕吐,且肿瘤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可以尝试中医八段锦、太极拳、行走散步等舒缓压力。当然如果自己无法疏通,可找我们医生进行交流。
任亚冰主治医师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治未病门诊
周二、周四上午:中医门诊/中西医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