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节我们聊到了火锅在“贡献”食管癌方面的“四宗罪”,这节课我们科普一下身体哪些症状需要我们警惕,因为它可能是食管癌的预警。
1.食管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或哽咽感
简单说就是下咽的过程不够“丝滑”,不够顺畅。食管癌患者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自我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相同的感觉。
2.食管内有异物感
“如梗在喉”,食管癌患者会感觉到食管像有异物一样,感觉食物黏附在了食管上,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有类似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既无疼痛也与进食无关,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癌的病变位置相吻合。请相信自己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不要把它当成是菜叶子粘食管了,请及时就医鉴别。
3.进行性吞咽困难
“进行性”就是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食道癌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吞咽的时候,会出现哽噎的感觉。如未及时就医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黏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哽噎感,多半是在吞服类似烙饼、干馍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出现。自然病程由不能下咽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也不能下咽。
4.胸骨后疼痛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患者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吞服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比较轻。咽食物时疼痛,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5.声音嘶哑
迷走神经发出的喉返神经分布于喉部的肌肉,参与支配正常发声。任何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经损伤都可以引起声音嘶哑。一旦发现声音嘶哑,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嘶哑的原因。
食管癌病变本身以及转移到淋巴结都可以直接侵犯或者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所以,出现了声音嘶哑,要考虑到食管癌的可能,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可能的病变。
6消化道症状
有消化系统症状的人群更容易患食道癌,如胃食管反流、黑便、呕血等。这是因为不良症状长期刺激食道,会导致食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而发生癌变,因此有消化道症状的人,其发病风险会比一般人高。
小任医生的话:肿瘤的早期症状与很多症状有重复叠加,我们作为专科医生的警惕性比普通民众的警惕性要高,这得益于现代先进的检查手段,有了症状,我们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去排除癌症或者确诊癌症(还需病理活检)。食管癌早期可以治愈,我希望本篇科普能帮到您,对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需要警惕,不要放过它,带它来见我们。
(未完)
任亚冰主治医师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治未病门诊
周二、周四上午:中医门诊/中西医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