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来到,小任为您支招补阳气,谁用谁知道

任亚冰医生 发布于2024-02-18 14:54 阅读量983

本文由任亚冰原创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如何膳食养阳,在中医理论里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小任医生用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向大家科普中医养生和增强免疫力的知识。



      春天万物生发,“天人合一”,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体正是补阳的最好时节。快点行动吧。

       早春膳食养阳,本期的关键词是:身动,心静,保暖


1.身体不要懒

    人体要改变冬季的“静”养,以“动”养阳。此时可以早睡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才能精力充沛。


2.心态要平和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升发、肝血补充的季节,“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肝脏喜欢在一种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工作,扎高马尾的女孩子可以考虑将头发放下来,或者宽松捆绑,减轻头皮紧张。工作生活中要避免肝气郁结,平时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可以经常听音乐、看书、写书法等。


3.不忘保暖

    “春捂秋冻”有一定道理,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我们保暖就是了。眼下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身体可能难以适应,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鼻炎、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4.梳头泡脚

    一年四季我们都提倡常梳头常泡脚。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梳头有利于疏利血气、传达阳气。

    立春后,晚上泡泡脚可驱除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助养人体阳气。泡脚时要注意,以温水慢慢加热,每次泡脚30分钟,身体感觉温暖即可。推荐使用伸筋草、路路通、桑枝等本草舒筋活络,减轻疲劳。


5.穴位补阳


百会穴——“头之阳”

取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至阳穴——“背之阳”

取穴: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


  按揉至阳穴,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

【方法】以上两个穴位,用指腹按揉穴位1~2分钟,并配合点按。


申脉穴——“补阳要穴”

   这是小任医生隆重推荐的穴位,看看它的身份吧:

申脉别名阳跷,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大穴;

是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的大穴;

是孙思邈提出的十三鬼穴其中的鬼路穴;

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主要功能: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取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方法】申脉穴可艾灸、可用手指点揉。


    小任医生的话:当身体受了风寒,自行按压申脉穴时会感觉到微微的酸胀。艾灸此穴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如果能明显感觉到足下有暖流,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熏灸时如果身上有些微微出汗,是身体阳气升发、风寒祛除的表现。

任亚冰主治医师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治未病门诊。

周二、四上午:中医/中西医门诊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