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向,在门诊接诊和病区日常会诊的过程中,患者最愿意询问的问题之一是“中医怎么样增强免疫力”。在提高免疫力方面,小任主张功夫用到平常,避免身体过分“受伤”以及“受伤”后的修复,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免疫力。我们分三期分别介绍“五劳”、“七伤”以及康复预防。
今天小任医生为大家科普中医的“五劳”。“五劳”是中医学的两个术语,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中:“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1、久视伤血
久视,就是用眼过度。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但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看书等可致视力疲劳而耗伤血液,不仅仅是眼睛出现红血丝和影响视力,严重者会出现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
2、久卧伤气
我们说“坐着不如躺着”,这是俏皮话。但在中医理论里,“动则升阳”,过分贪卧少动,使阳气不升,而耗损正气,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会引起气短、自汗、乏力等气虚症症状,所以说“久卧伤气”。长期卧床还会导致呼吸功能减弱,不利于气机的舒畅条达。
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看起来病蔫蔫的。
3、久坐伤肉
上班的白领小姐姐穿高跟鞋配裙子,跷二郎腿坐在旋转椅子上,一个上午岁月静好地久坐不动,如果顾不上喝水,和上厕所,可以坐一天。肢体缺少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人体肌肉的运动功能;其次,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亦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吃嘛嘛不香”。进而产生体质虚弱等症状。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4、久立伤骨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因此久立伤肾。如果长久站立,可使骨质疲劳而受损伤,肾不能养骨。同时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也会造成腰酸、背痛、膝软、足麻、跗肿等症状。
5、久行伤筋
中医讲“肝主筋”,肌肉筋膜是靠肝血来滋养的。适当的走动或跑动,有利气血的流动,凡事有度,行走时间过长,肌肉和肌腱尤其是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因过劳而受损。
总之,五劳者, “五脏之劳也”。关于“五劳”还有另外的说法:
在《诸病源候论》记载有五种过劳的致病因素:即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疲劳”)。
在清代高学山所著的《高注金匮要略》记载:“五劳者, 心劳神损, 肺劳气损, 脾劳食损, 肝劳血损, 肾劳精损。”
但是我们临床中跟患者交流用得更多的还是《黄帝内经》中的关于“五劳”的描述。中医的思想是起源于古代先人的道家养生、阴阳家、五行家等哲学思维,具有一定的生活来源和经验积累,在新的一年,我们在强调正气存内的时候,也同时要避免五劳七伤的损耗,为身体加油鼓气。
任亚冰医生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中医治未病门诊。
周二、周四上午:中医/中西医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