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到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秋意渐浓,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主肃杀,与肺金相应,秋季养肺正当时。小任为给大家推荐3样适合秋日有助养肺的粗粮。
中医认为,秋季主收,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燥湿,肺合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秋季应当以养肺为主,养肺又包括养肺气和养肺阴。
补养肺之气阴有两种方法:
(1)培土生金,虚则补木,通过健脾胃来补肺气
(2) 肺与大肠相表里,以通便之法,可补养肺气
今天给大家推荐食疗间接养肺气的三样粗粮——红薯、芋头、马铃薯。
1. 长寿食品-红薯
红薯,又有地瓜、番薯、白薯、甘薯等名称。红薯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肾经。《本草纲目》称:“(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红薯具有补中和血,健脾益胃,宽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虚气弱,大便秘结,少气乏力。生吃可以生津止渴,还可用于口渴咽干。
需注意的是空腹吃红薯易烧心,冷吃吃多易腹胀、放屁,腹泻者食用后易加重。红薯忌与柿子同吃,因为容易形成胃结石。
2. 芋头
芋头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营养和药用价值高,是老少皆宜的食品,芋头性平,味辛、甘,归胃经,具有健脾补虚,宽肠通便,消肿散结的功效,用治脾胃虚弱、纳少乏力、便秘、消渴、瘰疬、腹中癖块、肿毒等。直接捣敷外用还可治疗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等肌表疾病。
需注意的是,芋头多吃容易腹胀腹泻,且不能生吃,否则易过敏。
3.马铃薯
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性平,味甘,具有和胃健中、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大便不通。马铃薯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取适量磨汁涂抹外用,还可用于腮腺炎、痈肿、湿疹、烫伤等。
吃马铃薯好处多多,但在购买马铃薯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买发芽的马铃薯,因为吃发芽的土豆易中毒。
4.食谱推荐
01.红薯生姜汤
材料:红薯250克,生姜3片,冰糖适量。(2人份)
做法:红薯洗净后去皮切块,生姜切片;以上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适量的冰糖后即可饮用。
功效:润肠通便。
适合人群:大便不通者,常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面色少华,口唇色淡,疲倦乏力者。
红薯有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的作用。搭配温中散寒的生姜,味甘中带辛,起到辛开散结、润肠通便的作用,就像《纲目拾遗》里说的:“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这样一碗暖身甜汤,适合体质虚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
02.芋头花生排骨汤
材料:芋头150克,花生仁50克,排骨200克,粳米100克。(3人份)
做法:芋头去皮切丁,花生仁泡发,排骨剁成小块备用;锅中加粳米和适量水,大火烧开;加排骨和芋头,继续煮30分钟;关火,加适量食盐调味,出锅。
功效:健脾通便。
适合人群:适合气血不足的便秘者,常见排便费力不畅,疲倦乏力,懒言少语,食欲不振,舌淡,脉弱等。
芋头有健脾补虚,宽肠通便的作用。搭配补脾益气、润肺滑肠的花生仁,两者搭配,适合气血或者气阴不足而便秘者食用。
03.马铃薯炖鸡汤
材料:马铃薯200克,三黄鸡1只,生姜3片。(三人份)
做法:马铃薯洗净后去皮切块。三黄鸡焯水后和姜片一同放入锅中油爆炒,加入马铃薯和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通便。
适合人群:脾胃虚弱、大便不通者,常见疲倦乏力、胃口不佳、大便干结、排便不畅者。
马铃薯有和胃健中、润肠通便的作用。搭配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三黄鸡,共奏健脾通便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