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
1. 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一般多由于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造成传染。乙肝和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染。
预防感染应避免到不正规的私人诊所拔牙、补牙;避免到不正规的机构文眉、文身;私人物品避免混用;已经感染乙肝的孕龄期妇女,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有男男性行为者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均需使用安全套并定期检测。
2.预防肝炎需及时接种疫苗
全面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风险。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6个月分别注射第2、第3针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会逐渐下降。一般注射3针疫苗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
是否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取决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我们可往正规医院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测试。
①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应该再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
②若乙肝抗体滴度为10~100mIU/ml,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提高乙肝抗体滴度;
③如果乙肝抗体滴度在101~1000mIU/ml,暂时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在首次接种后1~2年复测乙肝抗体滴度,根据抗体滴度水平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3.关于甲肝与戊肝疫苗
我国目前还有甲型肝炎疫苗及戊型肝炎疫苗可供接种。建议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到肝病科咨询疫苗接种的相关事宜。
4. 科学规范治疗肝病
除接种疫苗外,已经患肝病的患者应当减少体力劳动,卧床休息,调整饮食结构,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戒油腻。
乙肝及丙肝患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并遵医嘱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药物性肝炎患者尽量减少应用可疑药物。无论中药和西药,皆经过肝脏解毒,我们尽量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以上药物,不可轻信来路不明的药方自行服用。
本文的关于世界肝炎日的科普先讲到这里,让我们对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些常识,中医在养肝护肝方面有很多很实用的方法, 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在平台咨询或者门诊就诊咨询。
任亚冰主治医师简介:
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深圳市肿瘤医院从事中西医治疗肿瘤专业9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癌前病变。
精通肿瘤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对肿瘤治疗中皮肤粘膜损害如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等有治疗经验,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与编写省级专著1本,参与发明专利1项。
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中医门诊。
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