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78岁的阿伯检查出肾癌
梁伯今年78岁,持续的胸闷让基本没进过医院的他去医院拍了个CT,发现肺部占位,转移癌可能,PET/CT检查后考虑肾癌,肾组织穿刺后病理结果提示“肾透明细胞癌”。考虑年岁已大,给陈伯制定的抗肿瘤方案是口服阿昔替尼。
02.服药俩礼拜后,出现阴囊皮肤红肿、流脓
服用阿昔替尼大叔的肝肾功能未出现问题,可是2个礼拜后出现了皮肤不良反应。手掌关节处出现红斑、角化,伴有疼痛和皲裂。影响抓握、捏取等动作。大叔没在意,再过几天,出现阴囊皮肤红斑肿胀,还有脓性的渗液,疼痛和瘙痒症状并存。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陈伯有点沮丧:“肿瘤没要我的命,这个阴囊的问题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03.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治疗的方案制定基本靠MDT多学科会诊制定,在肿瘤治疗中,并发症多到难以计数,就皮肤反应来说,就有奥沙利铂、紫杉醇导致的神经毒性及色素沉着;卡培他滨导致的甲沟炎、手足综合征;还有TKI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导致的以丘疹为主的手足皮肤不良反应;以及MKI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导致的以红斑脱屑为主的手足皮肤不良反应;还有帕博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全身皮肤红斑的免疫相关皮肤不良事件;以及放疗后的放射性皮炎.....
不同的皮肤反应,与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及适用剂量相关,有文章指出,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往往预示着更好的疗效,前提是,肿瘤治疗不被这些不良反应而中断。
临床中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后,3级以上的皮肤反应需要暂停药物治疗(需要专业医师进行不良反应评级),待皮肤事件好转后2周后,可以重新评估抗肿瘤方案。大叔就是这样的病例,他经过中医治疗3天后,红肿减轻,渗出基本消失,也不疼痛了,手掌皮肤也好很多,抓握和拿捏都不成问题,大叔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我们建继续使用中药外洗,配合尿素软膏等外用,再观察1周。
04.皮肤不良反应好转后,继续抗肿瘤治疗方案
同样满意的还有制定该抗肿瘤方案的主任,他建议重新启动阿昔替尼的抗肿瘤方案,毕竟可供大叔选择的方案不多,皮肤反应如果可以克服,是可以继续抗肿瘤治疗的,以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05.中医中药的保驾护航作用
在肿瘤专科医院,我们中医科的会诊量是全院最多的,不仅是因为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有大量中医粉丝,还因为抗肿瘤治疗以及副作用处理方面,中医效果是神奇的。我辈中医人,更应该在国家倡导中医药文化继承的大环境下,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不负人民的期望,振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