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世界肥胖日,肥胖防控一起加油》
2023年5月11日是第6个“中国肥胖日”。今年3月,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了2023版《世界肥胖地图》。地图显示,未来12年内,全球将有51%的人口,即超过40亿人超重或肥胖。地图中将超重定义为BMI≥25kg/m2,肥胖定义为BMI≥30kg/m2,肥胖的患病率预计从14%上升到24%,人数将达到20亿。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不仅是体脂异常增加或积聚,还会诱发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等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大大增加死亡风险。全球平均每五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两人遭受着超重或肥胖的困扰;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成人中更是超过了二分之一。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也日趋严重,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及早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01.肥胖的科学判断
120斤重吗?我们科学判断一个人是否体重超标并不是“看起来胖”,或者“体重大”,而是要计算由身高参与的一个BMI值。
在医学上,肥胖并不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而是需要经过科学的判断:
计算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
例如:一个体重60kg,身高1.73米的人,应该这样算:
60÷(1.73×1.73)=20.05kg/m²
BMI=18.5~23.9kg/m² 为正常
BMI≥24kg/m² 为超重
BMI≥28kg/m² 为肥胖
另一种方式是按照腰围,经脐腰围超过80cm(女性)或者90cm(男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向心型肥胖了。WHO推荐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
02.肥胖的危害
1.心脑血管疾病
肥胖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肥胖不仅易引起血压增高,还好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其原因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密切相关。
2.糖尿病
肥胖可合并许多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代谢紊乱常可引起糖尿病。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3.肿瘤
有研究表明,营养过剩可增加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以及前列腺癌等的发病率,特别是乳腺癌、子宫癌有更密切关系。肥胖人群发生乳腺癌的危险为体重正常人群的2.5-3.2倍。
4.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
研究显示,随着BMI的升高,非酒性性脂肪肝的检出率及危险性明显增加;肥胖是胆道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3-4倍。
5.骨科疾病
肥胖者可因体重的负荷引起腰椎前弯、腰痛、椎间盘损伤、坐骨神经痛、骨老化、骨质疏松等。肥胖者痛风的发病率较高,常出现痛风性关节炎。
6.高尿酸血症
肥胖患者不仅体内的尿酸产生增加,而且从尿中排泄的尿酸减少,这样导致
尿酸在体内蓄积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7.其他
肥胖还与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03.肥胖患者的健康膳食建议--多食与少食
我们在管住嘴的原则上,建议多食: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咖啡)。
少食:①咸、腌、烟熏食品②高盐③高糖及加糖食品④高脂及油炸食品⑤畜肉⑥饮酒、含糖饮料⑦减少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
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需要以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为核心,不同人群应按照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前提下设计平衡膳食。同时,适量的身体活动是体重管理的重要部分,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04.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根据个性化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
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活动,多种运动形式搭配。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爬楼梯、有氧操等
抗阻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等
柔韧性活动:瑜伽等
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以无运动禁忌成年人为例,超重和肥胖的个体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隔天进行抗阻训练以达到适度减重的效果。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最大心率×(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时可通过心率自我监测运动强度。
05.中医治疗:
中医将肥胖者称为“膏人”、“肥人”、“肥满”,在《灵枢·卫气失常》中也对“膏人”的体型特征的描述:“腘肉不坚”“皮从缓”“纵腹垂腴”,即肌肉不结实、皮肤松弛、脂肪堆积于腹部。肥胖者的体质多偏于痰湿和气虚,常有兼夹如气虚夹阳虚、气郁;痰湿夹湿热、血瘀等。中医认为肥胖总属阳气虚衰,痰湿偏盛。治疗原则常以运脾祛湿化痰为主。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埋线、拔罐等,通过健脾益气和化痰祛湿,不但减肥,还从根源上改善患者易胖体质。
小任医生的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减肥容易维持难。减重后体重反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减少反弹的唯一方式是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减肥和体重管理作为终生的事业。肥肉是一口一口吃起来的,我们要用打持久战的态度去对待减重,用科学的方式去实现减重。祝您减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