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知识科普:《癌中之王:胰腺癌》

任亚冰医生 发布于2023-05-07 21:14 阅读量7933

本文由任亚冰原创

         肿瘤知识科普:《癌中之王:胰腺癌》

    有热心群众要求针对每个癌肿一个一个讲,提高精准防癌意识,我为有这样求知欲的患者和家属点赞,接下来我们科普常见肿瘤的知识,今天讲胰腺癌。


 01.胰腺癌的发病率和危害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的第7位,预计到2025年,胰腺癌将成为癌症死亡的第3大原因。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

   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见,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接近。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

   02.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导致死亡数和DALY(伤残调查寿命年)归因于危险因素从大到小分别为吸烟、代谢危险因素、高空腹血糖和高体重指数。

1. 吸烟:吸烟为胰腺癌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多而增加。

2. 饮食结构: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多肉类、高碳水化合物都是与胰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

3. 环境因素: 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如β-萘胺和联苯胺。

4. 遗传易感性: 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人高4倍,以往无糖尿病的中年人若突然出现糖尿病发作,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需及时明确诊断。


6. 慢性胰腺炎: 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炎发作也可能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

     

   03.三大危险信号需警惕

1.上腹不适和疼痛

60%的胰腺癌患者初期有些症状,临床诊断表现为上腹疼痛和不适感。


2.食欲不佳、消瘦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变化、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3.黄疸

临床上大多数黄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04.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措施

   对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胰腺癌是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的肿瘤,单一学科治疗无法满足胰腺癌患者治疗的需求,MDT多学科会诊可解决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难题,制订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胰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主要的术式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根据肿瘤的侵犯程度来选择具体的术式。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还可以应用化疗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目前主要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和吉西他滨;此外还有像γ刀、放射治疗等措施;介入手术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至胰腺肿瘤的供血动脉后,注射栓塞药物使肿瘤缺血坏死以控制肿瘤;另外,中医药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小任医生的每次公益科普,都希望能帮助黑暗中行走的您,为您带去温暖和光亮。


    任亚冰主治医师简介: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深圳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从事肿瘤专业9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对抗肿瘤治疗中皮肤粘膜损害如手足综合征、盆腔术后淋巴囊肿、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治疗经验,并得到广泛认可。参与编写省级专著1本,参与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中医门诊。

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门诊。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